極凍極光之旅之 (九):尋找 Kiruna 的他鄉故事

我叫 Niski,今年已經70多歲了,在 Kiruna 出世,今天來接你們由 Abisko 返 Kiruna。 你們是從香港來的?我都去過香港打工!我還保留著當年那張香港身份證! (在銀包拿出一張舊式、還未是有晶片的香港身份証) 已經是 1995 年的事了,以前我是一位工程師,去過很多地方建隧道,去過印度、去過三藩市… 這次受聘於一間日本公司,跟5個鄉里一齊來到香港,建「大欖隧道」。我記得當時住的地方,在 New Territories,叫… 叫…… 啊!好像是叫 Fairway Park (錦繡花園)。當時我在香港住了3年,很喜歡這個城市。而且我在香港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婆。我仔仔今年已經15歲了,他在學校打冰上曲棍球隊打得很好,你們今天下午可以跟我來看他的比賽啊!我請你們免費睇!上星期他那隊才剛大勝了 9-0!我老婆今天好像有點事,不知她來不來呢…… 還有還有,我最喜愛就是聽 Teresa Tang。你知道誰是 Teresa Tang 嗎?我最喜歡就是揸車時聽著她的歌。 (開著他車上的收音機) 「在你身邊路雖遠未疲倦,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 越過高峰另一峰卻又見,目標推遠讓理想永遠在前面……」 註:我們放低行李在酒店後真的跟他去了附近的體育館看他兒子的比賽!沒見到他老婆,但他兒子很 Asian mix 的樣子!見到我們就拎咩塊面,好像在說:「老豆呀!你帶d乜人來睇我比賽呀,咁(火羅)!!」   ************************** 我叫 James,在 Kiruna Guidetur 工作,冬天做北極光團領隊,夏天就帶客人在附近遠足和露營,今年是我在 Kiruna 的第三年。我爸爸是英國人,媽媽是中國人,不過我一句中文都聽不明白,你喜歡的話可以盡情用你們的語言講我壞話! 點解我會來到 Kiruna?你們不覺得 Kiruna 的生活很「正」嗎?我很享受這裡親近大自然的生活!夏天的時候我會在附近行山,這裡的 King’s Trail 是很有名的;冬天時有時我會去滑雪,有時就揸住架 snowmobile 到湖邊釣魚,回到家裡生個火,簡簡單單的又一餐。我就住在今天你們揸了大半個鐘才到、那個你們看到北極光的小木屋隔壁。遠?不遠不遠,平時我要不是揸半小時 snowmobile,要不是揸 15 分鐘四驅車,就可以由公司回到家裡。我這裡晚晚都可以看到天上無窮無盡的繁星,好天氣的日子可能坐在屋裡,望出窗外就見到北極光。 […]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九):尋找 Kiruna 的他鄉故事

打台灣牌的人有福了!

打台灣牌,最麻煩就是要計數!一時要乘1.5,一時又要乘0.5… 有了這個《台灣麻將計分簿》app,只需輸入每一鋪的結果,個 app 自動幫你計好你們四家的麻將數,還有即時戰況、戰情走勢表及每一鋪詳細紀錄,你贏多少輸多少一目了然!而且每次的紀錄全部儲存在你的手機當中,隨時又可以拎出來回味下! 打台灣牌有時可能位位打的番數不同,到時候口同鼻拗就傷感情啦!你可以開局前在《台灣麻將計分簿》app 的「自訂番數表」先訂好每種牌形的番數,清清楚楚!打台灣牌資歷淺的朋友還可以先溫習這個「番數表」,溫故知新,打起牌時就更得心應手! 用這個《台灣麻將計分簿》app,連麻將紙都可以慳番,幾環保! 功能特點: * 只需輸入每一鋪牌邊個食胡邊個出沖,被人「拉」及「拉」番人等繁複計算一律幫你處理好 * 所有輸贏紀錄清楚列出,你亦可以選擇睇任何一位玩家每一鋪的輸贏紀錄 * 輸贏數目即時顯示,唔駛數籌碼都知道邊個贏邊個輸! * 打牌都有走勢圖,你見過未? 顯示每位玩家由第一鋪開始的輸贏走勢,大家可以齊齊吹水分析,勁過癮! * 只需揀「繼續打」,可以由上次的紀錄繼續計落去 * 唔識計番?唔緊要!「番數表」教你所有台灣牌的牌型,你還可以跟雀友事先「自訂番數表」,清清楚楚! * 加入港式玩法:可以設定被連拉幾鋪後有無得投降「cut」數 請大家多多支持!打台灣牌的當然要 download 來試試!唔打台灣牌的都可以 download 幫我推高個下載數目o架!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tai-wan-ma-jiang-ji-fan-bu/id632086102?ls=1&mt=8 (Sorry 暫時只有 iPhone / iPad version,用 Android 機的朋友不幸暫時用不到啦!)

Read More 打台灣牌的人有福了!

極凍極光之旅之 (八):要看北極光就要狠心走北點

自從我們在 Abisko 的第一晚就看得到北極光,大家鬆一口氣,因為用了咁多錢總算沒有白費!而且不其然的變得有點囂,覺得「原來都唔係好難睇得到啫~~」,早知不用預留八、九天在北極圈內捕北極光啦!心諗睇到第五、六天時隨時睇到悶!! 世事又何來咁簡單! 在 Abisko 的第二天,就已經因為天氣不佳,整天都積著厚厚的雲層,連星星都看不到,更何況是北極光!不過我們都不以為然,心想之後的日子天氣好了又會看得到,還一心想會否有機會見到北極光之王「極光崩離」! 之後我們在瑞典的 Kiruna、芬蘭的 Rovaniemi 等地方前後逗留了五晚,晚上參加了好幾個團到郊外等北極光,結果除了在 Kiruna 的第一晚,在結了冰的湖邊看到不太強的北極光外,其他日子丁點兒都看不到!是丁點兒都看不到!!!白白食了好幾晚西北風! 起初我們天真的以為只要天晴氣朗就見得到北極光,但食了幾天白果後我們就知道這是太低估了北極光了!加上沿圖聽了幾個看北極光的「悽慘」故事: 1)一個新加坡人2年前來到 Abisko,逗留了整整兩星期,兩星期都看不到北極光。今年決定再來兩星期搏一搏; 2)一個台灣人已經連續7年、年年到 Rovaniemi 看北極光,7年來都看~~不~~ 到~~ ,今年3月尾將再來第8年。 我們終於明白能夠在第一晚就看得見北極光是一件何其何其幸運的事!簡直應該要齋戒三日,再劏雞還神!如果我們好像那個新加坡人或者台灣人那樣,肯定全程感到灰到無朋友! 經過這個由輕視到深深明白看北極光的難能之處的心路歷程,我以過來人身份對有興趣將來去看北極光的朋友有以下忠告。 由於北極光是太陽粒子撞向大氣層時產生,所以它的出現是十分地區性。起初我以為只要當晚有太陽粒子撞向大氣層,身處在北極圈內就可以像看到星星般見到北極光,但其實不是!星星是在離開地球很遠很遠的宇宙之中,所以全地球看到的都是一樣;但北極光只是出現在離地最多3000公里的大氣層,北極光的「地域性」應該更似天空中的雲 — 你在香港和廣州看到的雲已經是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決心要看到北極光,我勸你索性狠心點,要去就去到最北的城市看!如果我們可以再策劃一次,我想我們會選擇在 Abisko 多留幾天,因為有好幾天我們在網上見到 Abisko 是看到北極光的,但我們身處較南的 Kiruna、Rovaniemi 卻真的一點都看不到,就算用相機曝光曝足一分鐘都還是沒有!結果每次用了成千元參加這些看北極光團換來只是幾條香腸、一杯咖啡和吃不盡的西北風!多浪費!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八):要看北極光就要狠心走北點

《29+1》say goodbye

第一次看《29+1》,已經是它的六次方,是2010年。當天為什麼會選擇看這齣劇?去看一個當年我未有所聞叫「彭秀慧」(Kearen) 女生,還要是獨腳戲 — 即是如果一開場我已經覺得她唔掂的話就無彎轉! 很簡單,一齣可以 rerun 第六次的劇,差極有個泡!而且男生喜歡去看女生…… 做戲,天公地道呀! 說實話,在2013年4月18日我重新入場去看這個八次方最終回之前,它的內容我其實已經忘記了99%!我零碎的記憶只有:巴黎 (咁大手筆專程為套劇拍段片番來播?!)、劇後播出其他 29+1 的故事、好睇!有幾好睇?hm… 足夠令我買飛去看足她另外3套的獨腳戲囉!     一套為女生而寫的劇,由我這樣一個男生去 comment,好似唔多啱 feel… oh whatever…… 作為一個男人,30歲對我是…… 無感覺的。數字遊戲啫!有什麼好大驚小怪?!難道當你由29歲364日進入30歲時,身體會產生一個基因突變?! 上次睇《29+1》時,當天是第一次接觸「彭秀慧」,有點緊張 (um… 我意思是她不是我,哈哈),未摸清她的路線,一幕一幕的看,演出很生動很 fun 很精彩,我當時是抱著「棟篤笑」笑完就算的心態看,到今次翻看才留意到故事性原來是這麼強 (和套劇是這麼長…)《29+1》講的,不單單是一個女人踏入30歲時心理和生理上有什麼轉變,而是講一個人將要活到第30年,驀然回首,經歷過什麼呢?林若君、黃天樂的故事,不是最重要的 — 它只是幫你從你腦袋裡的各個抽屜,重新找出你可能已鎖起了一段日子、自己經歷過的點點滴滴。 暗戀、初戀、失戀、未戀、生離死別、唔想返工、怕老、怕被人笑老、笑 (恨) 班「死o靚妹」腦筍都未生埋…… 看著台上的演出,對於我這樣一個男生,我當然不會切身體會到女生每天為自己的容顏與跟時間搏鬥的激烈戰況,但我都深深感受男生「浪費」了多少時間等待女生「化完妝未呀?」的慘況;我不會每日帶條絲巾出街,但終於明白我女朋友夏天30幾度時仲要帶條絲巾出街原來她不是傻的 — 最起碼如果她是傻的,全香港有幾十萬30歲樓上的女生們一齊都是傻! 散場前 Kearen 問台下有多少位觀眾是第一次入場看《29+1》,我估有8成觀眾舉手!嘩!一套 rerun 到第八次的劇竟然仍然吸納了這麼多新血,我都有點 surprise!這不是電影續集,有新故事去吸引更多的觀眾;這是同一個劇本,由它的口碑吸引到8年後仍有一大班的新觀眾,我覺得是一件很 amazing 的事!還有散場時湧去買紀念品和等 Kearen 簽名的人龍長到呢…… 由這個角度看,現在為這個劇畫上休止符似乎是相當可惜,但我相信作為一個創作者,確實不能永遠「食老本」,去到某些階段,是時候要放棄原地踏步向前行。 林若君、黃天樂,2035年,《59+1》再見! PS: 我寫完睇番,其實我都唔知自己寫咗d乜… oh whatever,反正都寫咗,都照舊揼出街啦! PS2: 見到這個29+18 這個數字,忽發奇想,廿九加一的八次方,真的仍然是等於三十噢!…… Oh yes,我是讀 […]

Read More 《29+1》say goodbye

極凍極光之旅之 (七):北極光呀!!!

上回講到我差點兒凍死吊車上,千盼萬盼終於被「吊」到上山頂的 Abisko Sky Station,一落吊車立即衝入旁邊的木屋裡。經過5分鐘的 defrost,我終於回魂過來!要把握時間出去捕北極光!! 在我回魂之時,談虫和鄧雞早已經衝了出去。我出了木屋,見旁邊的山坡已經是人頭湧湧,但因為大家都為了看北極光將燈光減至最低,所以見到的只是一個又一個黑影。那個累積了大半年雪的山坡其實都幾斜,四周都沒有圍欄,如果有人失足一冼其實真的可以直線碌~~~ 下去,都幾危險。我和 EC 摸黑一仆一碌地,憑著只有我們四人才聽得懂的暗號 — aka 廣東話 — 終於找到談虫和鄧雞。 我抬頭向山的右方望去,見到在漆黑中帶藍的天空中,鋪了一層綠色的紗,淡淡的,若隱若現。 莫非,這就是北極光? 這真的是北極光?! 嘩!我們咁好彩,第一晚上山就已經見到北極光!!! 我立即從袋裡將相機拿出,手指冒著寒風 set 腳架… 這時候你就明白為什麼我之前話要事先好好摸熟部相機,因為你要摸黑將腳架和相機 set 好,最多用頭上的頭燈稍稍照一照。搞好後事不宜遲,立即開始影北極光!我知道要開大光圈和較無限遠焦距,但不知道應該用多長的曝光時間才是最完美,唯有不斷試,30秒… 45秒… 50秒… 1分鐘…… 天空上的北極光時強時弱,而且範圍亦不斷變遷,所以每影一張可能又要轉一轉相機瞄著的方向。 我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我想我拍了大概十多二十張吧!談虫和鄧雞已經覺得太凍要回木屋取暖。我就想爭取時間多拍幾張,因為之前拍到的,有些因為太黑我望不清楚拍的方向,結果或太高或太低、或太左或太右;有些因為摸黑當中一些 setting 搞錯了;又有些剛好有人在前頭行過、或者有人用紅色頭燈閃過以令我的照片多了一遍紅色,都不能用。所以真正可以收貨的照片其實不多。只不過暴露在這零下廿、三十度的室外真的唔講得笑,談虫和鄧雞回木屋後不久我也支撐不住要入屋再次 defrost 自己了,defrost 完再衝出去拍了一會,時間已經差不多,要準備坐吊車下山了。 回到山下,我們由吊車站走回我們住的小屋,沿途都隱隱約約見到天上的綠光。就在我們行了十多分鐘剛到小屋的門口時,OH MY GOD!!!不得了,漫天都是北‧極‧光!!!仍不算是十分強,不過這時的北極光覆蓋面比山上見到的還要大!大家都覺得很興奮,立刻拿出家生,就在小屋前的馬路追著那遍北極光影呀影。這次的北極光時而由左至右佈滿你整個眼簾,而且有更多強烈的動態;時而有一點像流星般突然往下飛,留下一條長長的尾巴;最漂亮的一下,亦剛讓我好好彩拍到的是,那遍北極光剛好形成了一個反轉了的「C」字,Amazing~~~ 第一晚就見到北極光,勁開心!個 trip 已經是值回票價,YEAH!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七):北極光呀!!!

book 場打波甚艱難

康文署四招防炒場 縮短個人訂場期限 【本報訊】針對政府康體設施「炒場」之風熾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昨再宣布六月十八日起推出四項新招,包括將個人訂場期限由三十天縮短至十天,減少「炒場」空間;取消足球場後補免費用場,俗稱「執雞」安排半年,試行措施推出三個月後,會收集用場資料和進行初步分析。 康文署表示,訂場期限由三十天縮短至十天,可減少炒家尋找買家的時間。康文署提醒市民,五月二十八日將是最後一天可以預訂三十天內的康體設施。另外,因惡劣天氣未能使用場地,而獲准補場的期限也於六月十八日起,由現時六十天縮短至十五天,補場新安排適用於個人和團體預訂。 擬取消足球場「執雞」 康文署指足球場租用人不取場比率相對較高,約三成;其他人因租用人未有取場而「執雞」,獲免費後補用場的情況高達約八成五,懷疑「執雞」安排被濫用,故建議實施試行取消足球場免費後補用場計劃六個月。 最後一項新措施是於六月十八日起,取消殘疾人士照管人以優惠價預訂康體設施,遏止濫用優惠收費訂場情況。上述新安排詳情,可瀏覽康文署網頁www.lcsd.gov.hk或每天朝七晚九致電熱線2314 7702查詢。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416/00176_024.html?pubdate=20130416)   有打開波的人都知道,在香港要 book 個場跟三五知己打籃球、羽毛球、足球等等,真的好艱難!!!我教羽毛球、教網球的朋友,教波當然是在人人放工後,但這段黃金時間的場時時早就被人搶晒,為了生計不得不低頭向這班「book 場黨」買場;羊毛出在羊身上,結果又是學波的白白多付了「學費」!我跟我喜歡打籃球的朋友們,想訂個場打波做吓運動聯誼吓,又或者為我們的業餘隊訂場練吓波,晨早6點幾爬起身上網,準時7點 click 入去「康體通」,結果試了整個星期乜場都 book 不到!你話係咪嬲先!有無搞錯!!! 香港地少人多,康樂設施有時不夠分,大家明白;但現在是因為有一班人,長期用電腦程式在網上跟我們人肉鬥快 book,我們人肉 click 當然不夠電腦快!結果就讓這班「炒家」包攬晒9成的場,要打波的就要付成 50%  premium 向他們買場! 雖然現在康文署將訂場期限縮至10日,炒家風險是高了,但一來很多炒家是接 order 做事,30日前、10日前 book 都是一樣;二來有些在市區就腳的場,時時都爆,他們怕炒燶場咪集中只 book 晒最多人的場。結局可能我自己是 book 到場打波,但就要「山卡啦」入赤柱囉! 其實講到尾,康文署責無旁貸需要改善「康體通」這個訂場系統!有乜理由已經要人輸入驗證碼,但仍然可以任人用電腦程式 book 到場?!不是弄了個驗證碼系統你就可以話「唔關我康文署事呀!」現在的情況就有如康文署在博物館門口裝了個鎖,不過個鎖是壞的;到時候博物館被偷了些珍藏,康文署大大聲話:「我有裝鎖呀!」是不是就可以卸膊不用負責??康文署應該盡快完善它的訂場系統,不能再讓人如取如攜,不應再讓我們這些普羅市民任人魚肉!最起碼,都應該問其他部門借幾個電腦專家,找出哪個戶口哪個 IP 是這些「book 場黨」,封他戶口 block 他 IP!

Read More book 場打波甚艱難

極凍極光之旅之 (六):我會像阿 Jack 一般凍死嗎?

山長水遠去到北歐,為了保證我們不會看不到北極光空手而回,我們在 Stockholm 稍稍停留了兩日就向北上,到深入北極圈內、位於北緯 68.35 度的 Abisko 去捕北極光。 在北歐三國當中,要看北極光的話,去挪威的就到 Tromso,去芬蘭就到 Inari,去瑞典就到 Abisko! 去到 Abisko,在晚上你只需找一個漆黑空曠的地方,向北望就隨時可以見到北極光!當然你也可以參加一些夜間團帶你出去「追光」,通常這些團會先揸雪車 (snowmobile) 出去一些郊外的地方,那裡會有一間小木屋,領隊會生個火,為大家煮個簡單的晚餐充飢。幸運的話,你就可以在那小木屋外見到北極光!不過我這次旅行去了幾個這種雪車團,我的感覺是揸雪車是主,看北極光是副 — 因為來回兩程用了很長時間。所以除非你住的地點是太光看不到北極光,我覺得不必日日都跟這些團。 而在 Abisko,除了這些雪車團外,你還可以去 Abisko Sky Station。 話明是 Sky Station,當然它是在「天空」上 — 要坐 sky lift 上山頂。Sky lift 說穿了就是平日你滑雪時坐上山的 ski lift。Sky Station 的開放時間是晚上 8-12,而且如果風大雪大,有可能安全理由停駛。因為上面地方有限,所以也是要預約的,而且都不便宜 — 每人 SEK 695 (HK$868),齋上山;如果想在上面坐定定食埋個晚餐,盛惠 SEK 1595 (HK$1993)!我們在 Abisko 留兩晚,也只是第一晚訂到上 Sky Station。 當晚我們8時多去到 sky lift 入口,已經是將帶來可以穿的全穿在身上。不過接待處的姐姐望了我們一眼後,都是要我們在它們的衣帽間中再穿一件 overall。什麼是 overall?它就是一件頭由頭笠到腳,你可以想像它是雪地上的潛水衣,目的是將你體溫發出的熱力困住,保持你的溫暖。 […]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六):我會像阿 Jack 一般凍死嗎?

兩個希望

希望一:今晚的金像獎《寒戰》不要拿「最佳電影」 之前已經寫過,《寒戰》個劇情表面上好好睇,但你諗深一層全部都是拋出一堆無答案的情節,根本不能自圓其說!整套電影只是包裝華麗加宣傳做得好。如果一套情理不通的電影都可以是「最佳電影」的話,我對香港的電影界和電影人真係會好失望。 「讀到的影評都是讚《寒戰》節奏緊湊無冷場、題材新穎、演員做得好… 這些評價我都認同。如果我不帶個腦入戲院的話,我應該都會被洗腦話套戲好好睇。但當興奮過後,腎上線素減退,個人開始用番個大腦思考時,你會發覺《寒戰》「好睇」是因為戲裡有很多懸疑,一個接一個,好緊湊。但你行出戲院時,究竟有多少個是有答案的?」 寒戰 (含大量劇情!)   希望二:《神探高倫布》的結局不要是抄《Flowers for Algernon》! 簡單講,《Flowers for Algernon》是講輕度弱智 Charlie Gordon,因為做了一個實驗性的腦部手術而智商去到180!認真是白癡變天才!可惜最終成為天才的他第一個發現手術是有缺陷的,他變天才的日子只會短暫性而最後他亦變回跟以前一樣…… 本書好睇是因為它對 Charlie 由人人取笑的白癡變成無人跟得上的天才後,身心上所遇到的衝擊刻劃得非常深入和立體,還有當他自己發現那班「凡人」醫生拿他做白老鼠而且個手術只是表面成功,他將會由天才變回人人取笑的白癡時,那份矛盾和與時間競賽的徬徨、恐懼。總之是一本好書,勁推! 早兩天見到《神探高倫布》話戇戇居居的高大喜中子彈後突然變成 IQ 283 的高倫布 (IQ 283?!WTF…) ,不願將子彈拿出怕會打回原形。套劇過了20集後最終高倫布會否就是 Charlie Gordon — 子彈被拿出 (或者就算無被拿出都好) 而打回原形,做回一個戇居的高大喜呢?希望三色台抄橋都不要抄得咁足!

Read More 兩個希望

極凍極光之旅之 (五):看極光的準備

北極光,Northern Light,又稱 Aurora,是當太陽粒子撞向北極的磁場時,能量釋放之時所產生的燦爛光采。北極光主要是綠色和紅色的:綠色是當氧氣 (oxygen) 被太陽粒子撞擊時產生,而紅色則是當氮氣 (nitrogen) 被太陽粒子撞擊時產生,而綠色又比紅色常見。 話明是「北極」光,當然就要走得很北的地方才看得見,基本上你不進入北極圈之內都唔駛旨意睇得到!你也可以去地球的最南端看南極光,但北極圈內的國家遠比南極圈內多。 北極光其實都幾微弱,大白天一定看不到,而北歐夏天最著名就是子夜太陽,差不多沒有日落,所以雖然夏天天氣好一點又溫暖點,但不是看北極光的好日子。相反北歐的冬天日日天昏地暗,最寒冷的日子可以說 24小時當中每一分鐘都有機會看到北極光!不過凍到嘔茄呢,-30°C、-40°C時叫你站出去一邊吃西北風一邊看北極光,幾靚都無 mood 睇啦!所以最理想看北極光的時間應該是3、4月,當天氣開始轉暖 (但都仍然是-10°C、-20°C!) 而日照時間還不是很長的時間。 擇好了「地利」,還要看「天時」。原來太陽粒子是有一個11年的週期,而剛好 2012 年是週期的高峰,所以去年或今年都會有比較上算的機會看得到北極光。不過除了大週期,還要看看你的彩數,去到北極圈的那幾天,太陽粒子的強度如何、會否剛好有太陽風暴 (有就正啦!) 等等。想知道北極光的強度,可以上網查,這是其中一個我們用的網站。 http://www.gi.alaska.edu/AuroraForecast/Europe 另外還有很多不同的網站有北極光強度的資料,你可以上 google 慢慢找。 當然還有最基本的 — 天氣是陰是晴有無打風落雪,這些都是事前無得計的。假如你早早訂好機票酒店,但是去到的那幾天日日陰天落雪的話,你只有問蒼天一句:「睇北極光先來落雪,唔通連個天… 都唔鍾意我?!」 如果你只是一心去看北極光,當然就只需要帶你的一雙眼去。但如果你想影番幾張靚相珍藏兼放上 facebook 威吓的話,就不是隨便帶部單反去就可以影到咁簡單。 首先,因為北極光微弱,所以常常要用足足一分鐘甚至更多的極長曝光才拍得到,腳架是最基本的家生,最好買有 ball head 的,方便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扭動。你的相機最好有 bulb mode,即是只要你按實 (係按實,不是按一按就可以) 拍攝掣,你想曝光多久就有多久。如果無 bulb mode 的話,都應該可以至少曝光30秒。另外如果要你用隻大姆指在 -20°C 的室外按足一分鐘,不單止隻手指可能變雪條,亦很容易中途會搖晃到部相機,影響照片的質素。所以最好再買條 shutter 線,「遙遠」控制個拍攝掣,就不怕郁到部相機。我今次旅行前去鴨寮街買,盛惠 30 大元,很抵玩。 鏡頭方面,光圈越大越好,方便「吸光」,可以減低曝光時間。拍攝時,因為四周圍漆黑一片,相機的自動對焦是對不到焦的,一定要改用手動對焦。拍天空嘛,焦距當然是無限遠。 由於天氣極凍,相機電池裡的化學物可能會凍到失效,比平日快無電,所以一定要帶「士啤」電。記得記得不要吝惜買雜嘜牌,用了幾萬元去睇去影北極光,最後因為一塊雜嘜電開不著機影不到,就認真喊都無謂!另外,因為室外超凍而室內超暖,一出一入溫差可以有30、40度,部相機很容易會由超凍入超暖時有霧氣和倒汗水,一定要留意。最後,可以另外帶備頭燈,讓你在漆黑中捕北極光時,如有需要有「不時之光」。 而我覺得最最最重要的是:去之前先落手落腳試用各樣功能,光知道理論去到現場一定有一些甩漏。天寒地凍,冒著風雪時,你最不想做的就是去研究部相機點用!再不幸點的話,可能當你終於搞掂你部相機之時,北極光已經是一閃即逝…… OK,準備好未?出發!!!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五):看極光的準備

極凍極光之旅之 (四):米芝蓮二星

雖然之前提過有我們在 Stockholm 訂了一間米芝蓮餐廳,一個 tasting menu 要 SEK 2100 (HK$2625) 搞到大家立即縮沙,好在談虫選的另一間米芝蓮二星餐廳 Mathias Dahlgren可以食 a la carte,網上的評論說平均消費只是 SEK 600-800 (HK$750 – 1000),這樣我們還總算吃得起! 餐廳內裡開著柔和的黃光,枱凳一貫北歐人的特色,以簡約的木傢俬為主。門口的右方就是現在很流行的 open kitchen,餐廳不算大,大概有10張枱左右。我們準時6點鐘去到餐廳,已經半滿,被安排坐在近門口的一張四人枱。 甫坐下,侍應小姐就走過來問我們是否第一次幫襯,要講講規矩給我們聽。規矩?食飯有什麼規矩呀?!原來這間餐廳每一次落單,不論是頭盤、主菜還是甜品,每位客人只可以叫一樣東西。你叫一樣,它上一碟,你食完,看看你當時的心情決定再叫什麼。當然,西餐是「同枱食飯,各自修行」,不用人人叫同一道菜,你食你的豬扒,我食我的沙律。 這種落單方法我大鄉里真是第一次見識!不過諗深一層,其實這樣子又幾好。一碟一碟叫,不怕叫多了吃不下。廚房每次只收你一張單,不存在「煮定先」的情況,食物肯定是最新鮮出爐。而且客人又可以按當下吃完一碟時的心情決定再叫什麼,可能你本來想食完牛扒食豬扒,誰不知份牛扒鬼咁大份,還是改吃清淡點的魚好了。 不過,這樣的叫菜方法只可以在歐洲這般講究享受的地方做得到,換著是香港,餐廳要做生意想你快點交枱,怎可能讓你慢慢叫菜食足三粒鐘;客人節奏快趕頭趕命亦無時間跟你磨三粒鐘! 食物方面,好食!!! 不論是頭盤主菜、牛肉豬肉鹿肉、蟶子帶子魚,都十分有水準!但當晚最最最好食的,就一定是這個限量特定的 Wagyu Burger!雖然我平日少吃 Wagyu Burger (成日覺得食「burger」食咁貴唔多抵),但這個 Wagyu Burger 塊肉咬下去真的又綿又 juicy,加上面頭那塊剛溶的芝士,現在講起我都已經感覺到我口裡面的口水分泌!本來我叫了一份大家 share 每人食兩啖,但談虫一食就大叫「好好味呀~~~」,一定要再叫一份!無耐規矩是要先吃完手頭上的一碟才可以再落單,偏偏談虫叫了又大碟又麻煩、要落手落腳拆殼的海鮮冷盤!大家分工合作用了不知多少時間才搞掂它!再問侍應小姐,她也不肯定還有沒有 Wagyu Burger,要入廚房 check 一 check… 還好仲有最最最後一碟,好險!!   如果你去 Stockholm 時想試試這間 Mathias Dahlgren,可以一個月前到它們的網站訂位。它們共有兩間餐廳 — 「Matbaren」意思是「Food Bar」,即是我們吃 a […]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四):米芝蓮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