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say goodbye
第一次看《29+1》,已經是它的六次方,是2010年。當天為什麼會選擇看這齣劇?去看一個當年我未有所聞叫「彭秀慧」(Kearen) 女生,還要是獨腳戲 — 即是如果一開場我已經覺得她唔掂的話就無彎轉! 很簡單,一齣可以 rerun 第六次的劇,差極有個泡!而且男生喜歡去看女生…… 做戲,天公地道呀! 說實話,在2013年4月18日我重新入場去看這個八次方最終回之前,它的內容我其實已經忘記了99%!我零碎的記憶只有:巴黎 (咁大手筆專程為套劇拍段片番來播?!)、劇後播出其他 29+1 的故事、好睇!有幾好睇?hm… 足夠令我買飛去看足她另外3套的獨腳戲囉! 一套為女生而寫的劇,由我這樣一個男生去 comment,好似唔多啱 feel… oh whatever…… 作為一個男人,30歲對我是…… 無感覺的。數字遊戲啫!有什麼好大驚小怪?!難道當你由29歲364日進入30歲時,身體會產生一個基因突變?! 上次睇《29+1》時,當天是第一次接觸「彭秀慧」,有點緊張 (um… 我意思是她不是我,哈哈),未摸清她的路線,一幕一幕的看,演出很生動很 fun 很精彩,我當時是抱著「棟篤笑」笑完就算的心態看,到今次翻看才留意到故事性原來是這麼強 (和套劇是這麼長…)《29+1》講的,不單單是一個女人踏入30歲時心理和生理上有什麼轉變,而是講一個人將要活到第30年,驀然回首,經歷過什麼呢?林若君、黃天樂的故事,不是最重要的 — 它只是幫你從你腦袋裡的各個抽屜,重新找出你可能已鎖起了一段日子、自己經歷過的點點滴滴。 暗戀、初戀、失戀、未戀、生離死別、唔想返工、怕老、怕被人笑老、笑 (恨) 班「死o靚妹」腦筍都未生埋…… 看著台上的演出,對於我這樣一個男生,我當然不會切身體會到女生每天為自己的容顏與跟時間搏鬥的激烈戰況,但我都深深感受男生「浪費」了多少時間等待女生「化完妝未呀?」的慘況;我不會每日帶條絲巾出街,但終於明白我女朋友夏天30幾度時仲要帶條絲巾出街原來她不是傻的 — 最起碼如果她是傻的,全香港有幾十萬30歲樓上的女生們一齊都是傻! 散場前 Kearen 問台下有多少位觀眾是第一次入場看《29+1》,我估有8成觀眾舉手!嘩!一套 rerun 到第八次的劇竟然仍然吸納了這麼多新血,我都有點 surprise!這不是電影續集,有新故事去吸引更多的觀眾;這是同一個劇本,由它的口碑吸引到8年後仍有一大班的新觀眾,我覺得是一件很 amazing 的事!還有散場時湧去買紀念品和等 Kearen 簽名的人龍長到呢…… 由這個角度看,現在為這個劇畫上休止符似乎是相當可惜,但我相信作為一個創作者,確實不能永遠「食老本」,去到某些階段,是時候要放棄原地踏步向前行。 林若君、黃天樂,2035年,《59+1》再見! PS: 我寫完睇番,其實我都唔知自己寫咗d乜… oh whatever,反正都寫咗,都照舊揼出街啦! PS2: 見到這個29+18 這個數字,忽發奇想,廿九加一的八次方,真的仍然是等於三十噢!…… Oh yes,我是讀 […]
Read More 《29+1》say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