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們是半夜上機,去到 Helsinki 再轉埋機到 Stockholm,中午十二點不到,所以到酒店 check in 之後還有半天在市內參觀。啊,在這裡醒你一個貼士:如果你是在 Stockholm 逗留兩天或以上,不妨買張 Stockholm Card,SEK 650 (HK$812) 就可以任搭公共交通工具兼免費進入大部份博物館 (我不敢說是所有博物館),一程地鐵 (Tunnelbana) 大概 SEK 20 (HK$25),一般的博物館入場費 SEK 100 (HK$125) 上下,所以只要你兩天內四處遊覽兼去得了大約四個景點都應該已經封了蝕本門;而且你不用每程車都要買飛 (無八達通架!),這種方便,Priceless!
啊啊,還有一點我一定要再站亂歌柄:Stockholm 的地鐵真的是「地鐵」— 它是由我們香港的地鐵公司營運的!! YEAH~~~ 我們都是第一天由機場出市區轉地鐵時,見到一個身穿地鐵制服的大叔才知道。首先是談虫驚叫:「呢到d地鐵都係叫 MTR 架!」
大家頭一望:「係喎,連個標誌都一樣!」
接著那個大叔一轉身見到我們驚歎的表情,就主動走過來跟我們搭訕,還告訴我們此「MTR」就是香港的「MTR」!還願意企定定讓我們當他是 model 般為他拍一輯「制服誘惑」!(可能他是在沾沾自喜…)
講返正題,什麼是國恥展覽?
全北歐最多人去過的博物館,就是位於 Stockholm 的 Vasa Museum。裡面其實就只有一樣展品 — 一隻五層樓高的船。究竟它有什麼特別呢?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的十七世紀,瑞典帝國出了一個非常出色的國王,帶領國家進入一段繁盛的時期,他就是 Gustavus Adolphus。Adolphus 四處南征北討,打下了不少江山。打將當然就要有武器!瑞典三面都是海,戰船就不可或缺。1625年, Adolphus 就命令要做一隻勁大勁威的戰船,稱之為 Vasa — Vasa 亦是 Adolphus 所屬皇族的名稱。
趕工兩年,長 69m,闊 47m 的 Vasa 終於在 1628 年完成,並且在同年8月10日,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首航!船上的士兵坐著這隻瑞典的驕傲,望著夾岸送行的親友和民眾,還有不少外國使節,好不威風!加上陣陣微風吹來,真是首航的最佳日子!
離開港口大概航行了 2 公里,隻船就……
沉咗。
岸邊個個望住隻船沉落海,呆啦咗。
……
… 鐵達尼都行咗5日先沉呀 …
……
… 真係名正言順的倒錢落海 …
……
瑞典人曾多番嘗試打撈 Vasa,但因為隻船又大又重,當時的打撈技術不足,都不成功。終於,在1959年,Vasa 被一位瑞典考古學家Anders Franzén 成功打撈上岸,等了300年終於從海底重見天日!之後就被收藏在這個 Vasa Museum,供遊人觀賞。
為什麼 Vasa 咁削一起航就出事?當中當然有很多不同的巧合和不幸,但簡單來說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船底不夠闊,令隻船很容易向兩面大幅度搖擺,擺下擺下好易沉。另外當時為了可以讓更多士兵在甲板上 (作戰),甲板又建得特別闊,上闊下窄令情況更嚴重。誇張點講,想像你將紅館當做船放落海,左搖搖右擺擺,就很容易「噗嗵」一聲,翻側落水。
二、船的重心太高。造船的以為只要放重一點的東西在船的下方就可以,但重心始終太高,搖兩搖就很容易「跌倒」翻艇。
所謂「欺山莫欺水」,自古以來世間又有多少隻沉船?!只不過出海不足2公里就沉咁 (火羅) 的就真係瘀到爆!唔係國恥算係乜?
這樣都咁自豪展覽出來,瑞典人的胸襟實非我等常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