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個香港人食飯食足2個鐘?

本週新鮮熱辣的財經新聞是新加坡交易所提出收購澳洲交易所。事成後新新交所將成為全球第五大市值的交易所。 盲的都知這是衝著香港而來。新交所沒有港交所般幸運,有「阿爺」照,唯有靠自己的「食力」去搶灘。雖然合併後新交所市值仍與港交所有一段距離,而且始終難以吸引內地國企去上市,但人家拼命三郎般想跟香港搶的心態絕不應掉以輕心。 港交所其實也不是固步自封,除了繼續享受背靠祖國的優勢外,也自動波想跟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接軌,延長交易時段 — 早上提早開市與內地同步,午飯時間則提議要不有如國際級的New York or London 取消午飯時間,要不縮短午飯時間為一小時或個半小時以配合內地下午的交易時間。誰不知香港班經紀大帝耍手擰頭,唔制。又話食唔切飯,又話lunch time要出去見客 etc,簡直是一大堆無謂的藉口。 我都做過金融界,知道lunch 是見client的一個重要時間,因為大部份client都不想放工後用私人時間去見你。但是不是取消了lunch hour你就不能見客?飯,你唔食個客都要食啦!所以即使香港股市無lunch break,都是飯照食,客照見,歐美一直都是這樣做。我們香港人,一向都是比人更捱得,轉數更快,怎會做不到?講真,加長了的交易時間也只是朝九晚四,夫復何求?!有多少打工仔有lunch hour 但每天未計OT起碼晚上六、七點才可以收工? 「我去咗食飯,邊個同個客睇實個市?邊個接電話落order?」 Oh please!如果講這句話是一個證券行的大佬,你一定有「o靚」可以幫你聽電話,接order;如果講這句話是一個證券行的小經紀,除非間證券行只有你一人,否則你大可以請同事幫忙呀!我知道,你怕人家會搶你的客嘛。那麼我想請問你,現在開市期間是否從來不走開,連廁所都不會去?你行開行埋時電話響,都是你的好同事幫你頂一頂。大家互相幫忙,有來有往,還可以加強溝通呢! 有人話香港因為這單合併面對新交所威脅,還有跟上海深圳的競爭,所以如果什麼都不做便是坐以待斃。老實講,現階段我認為威脅有限,不過如果這些經紀繼續這般食古不化,阻住香港發達,遲早令香港比坐以待斃死得更慘。

Read More 邊個香港人食飯食足2個鐘?

新股s必勝

讀我這篇blog,首先要由title開始。如果你理解錯誤,就會由「必勝」變「可能勝可能敗」甚至「必敗」。 首先,標題不是「逢新股都抽必勝」。即是如果你看見標題就唔理三七二十一,衝衝衝所有新股都抽,輸了不要賴人。凡股票都有優劣之分,當然不可以一慨而論隻隻買。買股票要「估」得合理,才能提高贏面。 其次,請再留意標題是「新股s必勝」,有「s」,是pleural (標準Chin-glish!) 目的是強調你要持之以恆去抽才能「必勝」。如果你只抽了一隻新股而輸了錢,亦請不要賴人。股票升跌有時侯也講天時地利人和,無可能百分百次次中。如果可以次次中,我咪勁過股神巴菲特?! 其實新股上市,等於批股。批股通常都要有折讓,因為你要人家接那麼多貨,點都要俾少少bulk discount。此道理同樣地應用在新股身上。所以新股一般都會預留了水位的。水位是多是少,都是那一句:講天時地利人和啦!   既然之前講過新股不應逢股必抽,到底該怎樣決定抽與不抽?我自己通常會看以下指標: 1) 估值、PE貴或平,及與已上市的公司作比較 2) 發行股數與集資金額 – 大規模的新股通常較穩陣,但會因重磅而不會一開始飈升太多,如果不幸「破發」都好有機會升番。如果爆升類型就要選集資額與股數較少的股份,超細的更有可能因貨源少而喪升。不過高回報就當然高風險 3) 保薦人 – 有些人好重視,我麻麻地,但都會留意下 4) 孖展超額認購情況 – supply & demand,多人超購即分得少,所以上市時demand應該高過supply,升的機會就高D。所以我不會第一日就決定申請與否,要先看孖展情況再決定。此外,如果超購很多我可能會抽多D或借孖展博可以分多一點,因為中籤率低   上市後都要金睛火眼睇實: 1) 如果第一日唔對路跌得多,隻股又係唔三唔四股,先走為妙。如果你早已做晒功課知道隻股是好的,當然就坐定定不用怕 2) 有人話炒新股的策略是開市即賣,我不認同。應看情況而定,我的經驗是有耐性選擇性坐好股可以幫你賺多好多 3) 如果唔覺意新股分多了,不代表那股票差,但你應該將超出你預算的部份開市即賣,不要心存僥倖。風險管理是最重要的   純粹分享,所謂「唔辛苦點得世間財」,乜都假,最重要是自己睇緊自己的投資!

Read More 新股s必勝

在雜誌上讀了一篇訪問

早些時侯在雜誌上讀了一篇訪問,訪問主角之一是我認識的。他是屬於那些你可能一年半載才會偶然在朋友的生日drinks見見面的舊朋友,見面吹水時間通常不會超過5分鐘,互相交換下自己的近況,然後又一年後才再見了。 讀完報導後的第一個的感覺是:唔係嘛,我認識嘅佢完全唔係雜誌所講咁架喎! 我是一個對自己的觀點抓得緊的人,我會嘗試保持open-minded但改變我的看法卻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同樣的性格亦反映在我對人的看法。很多識於微時的人,我心裡面仍保留著中學、大學時我對他的印象。他中學時份人「傻下傻下」,我就覺得他今天仍是未必成大器;她大學只喜歡伴著男友,我就認定她只會做一個少奶奶而不會是個女強人。 老老實實,自己中學畢業了10年,大學畢業了都5年。花會凋,人會老,樹會死,就這樣以為身邊認識的人不會改變 (變好或變差) 是不設實際。如果自己真的是10年如一日,那只是我固步自封,不能就此認定身邊人亦是一樣。況且,就連自己可能都已變了,只是自己以為太了解自己,不為意了。 對於那篇報導,我決定應該向後退一步,不應用自我創造的有色眼鏡去閱讀人。我應利用這報導去重新我對這朋友的認識,而不是自我審查般質疑我所讀到的。我應該用這種真正的open-mind去再次認識我身邊的朋友,不要被自己虛構的框框蒙蔽著。將來我要繼續用客觀的心去挑戰主觀的我,那樣我自己才會有進步。

Read More 在雜誌上讀了一篇訪問

我身邊無乜明星朋友之謎

我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有一點點貪慕虛榮的心態都很正常呀!所以有時我也會想如果身邊有舊同學或朋友係明星仔,又或者選下港姐,可以茶餘飯後攞黎吹下水,都幾過癮。要知道第一身認識一個公眾人物去談論他/她 (的好話或壞話),會覺得參與感大D,講都講得肉緊D啦!再者,認識這些朋友幫你攞下演唱會飛,都幾好呀! 香港的大小明星奀星,數量不多亦不算少,點解我認識他 (而他又認識我的)會幾乎是零呢?就算繃車邊認識的,都大概係朋友嘅朋友嘅朋友。講真,我認識的人當中靚仔靚女都不算少,看過一些所謂明星無上妝的照片,又看過朋友門化了妝的照片,有potential的人其實大有人在。 為此,小弟 (很無聊的)分析如下: 第一、小弟有幸就讀一間略有名氣的中學,同學一則非富則貴,上經濟版容易過上娛樂版,當然不用出來娛樂圈拋頭露面;二則天資聰穎或勤力無比,會考閒閒地四五個A,我身邊的醫生律師工程師每樣都十隻手指數唔晒,他們亦當然不會貿貿然放棄高薪厚職。要知做娛樂圈是絕對的high risk high return,有選擇的都未必會走這條路。 第二、小弟的父母都是任職官方機構,不似有些朋友家族顯赫,又或者做生意朋友多多,family friends滿天下,自然認識不同層面的人比較少。有一次朋友跟我說,一天他放工回家,父親在宴請賓客,赫然看見座上客包括一位城中名模 (not o靚模),我自問就從來無這種「福份」。 第三、小弟是一名標準電車男 (之前已寫過我是一個電車男),以前在公司,現在在家裡,都是對電腦多過見人,又不是特別鍾意去蒲去劈,當然識人不多亦不廣,碰見這些新朋友的機會亦比較少。   隨著小弟三張野都黎緊,相信都不會有「奇蹟」身邊朋友突然變身做明星。所以看來識明星夢無望,得閒發下白日夢都還可以嘅…… 哈哈!

Read More 我身邊無乜明星朋友之謎

PPS可唔可以幫我kill左呢個Bill?

迫人民幣加快升值 美眾院通過法案 (路透華盛頓29日電)美國眾議院今天以壓倒性支持通過1項法案,以迫使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這將使雙方在貿易和失業問題上的長期爭執激化。 眾院以348票贊成對79票反對,表決通過的這項法案,將人民幣匯率視為貿易補貼,開啟對中國銷美貨品加徵關稅之門。某些中國貨品現已被課徵特別稅。 但這項立法還須贏得參院支持,並送交總統簽署成為法律,而歐巴馬總統是否會簽署仍不確定。中央社(翻譯)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930/21/kh4o.html) 這個Bill叫 “China Currency Bill”,詳細資料可讀以下兩個 Committee of Ways and Means的連結:  Ways and Means Passes China Currency Bill http://waysandmeans.house.gov/press/PRArticle.aspx?NewsID=11357   CURRENCY REFORM FOR FAIR TRADE (H.R. 2378, AS AMENDED) http://waysandmeans.house.gov/media/pdf/111/HR2378_one-pager.pdf   其實我都不想針對美國人,但他們實在太麻Q煩,什麼事情都要插隻手埋黎。你搞衰自己的經濟,就不要賴人。人民幣升值跟美國經濟差那有直接關係?相反,無中國的廉價入口貨,你Walmart裡的貨品那有賣得那麼平?我想美國的消費市道會比現在更差。你話中國控制匯率,你們美國又何嘗不是?你不斷印銀紙,所為都是硬要美金貶值。分別在於中國在這事情上是明刀明槍真小人,美國是偷偷摸摸偽君子。 美國窮凶極惡逼人升值都不是第一次。1985年的廣場協議美國已經試過逼日本就範,令日圓升值。結果怎樣?你看看日本迷失了20年都仍未能找回自己就知道。所以撇除這條無理取鬧的Bill,中國應該醒水不要隨便聽美國支笛。 廣場協議 http://en.wikipedia.org/wiki/Plaza_Accord

Read More PPS可唔可以幫我kill左呢個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