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講我們在 Buzet 的 truffle hunting 之前,讓我先 sidetrack 一下講我們剛揸車到 Buzet 時的經歷。
這次 roadtrip 一樣很有趣的情況是,逢開長途車就落雨落到 PK。除了上次去十六湖時落雨落到好似入魔界咁之外,這次都是在風雨飄搖之下開車到 Buzet。
我們的酒店是在 Buzet 的舊城當中。這個舊城跟克羅地亞很多其他的古城一樣,都是建在山上,相信是因為居高臨下容易防衛敵人。這種舊城,有一個很古色古香的城門,當然就不是用石屎建成啦,而是用一塊一塊的石頭。經過這麼多年風雨的洗禮,它們全都變成了光頭石頭。Buzet 城門幾百年前的設計本來就不是讓車行,所以今天所有的車經過城門入城後,要轉一個髮夾彎才入到舊城內。什麼髮夾彎?你細細個一定無睇澳門大賽車,大個咗又無睇頭文字D!髮夾彎是一個 U 型的急彎,而 Buzet 這個是一個又斜又要兩手軚才轉得上去的髮夾彎。


在我們到達的這個下雨天,我個人走在這條光頭石頭路上,都一步一驚心怕 PK,我開車轉入個彎時已經知道賴嘢,專登扭大d angle,就是怕塊地又斜又冼,架車扭力不足不夠「捽地」上唔到。點知即使我專登扭多一手軚拉直架車,入埋一波,結果都是上唔到。架車在那些光頭石頭上好似扭 pat pat 咁原地左扭右扭,條車胎磨到出晒白煙,車內各位小姐先生V嘩鬼叫。我自己對住架扭 pat pat 的車都有點手騰腳震,點好呢?
唉,咁多架車後面等住,無理由咁廢上唔到去丟晒香港人嘅假!死就死啦!我讓架車溜後,儲一小段路做衝刺,入個一波就將個油門大大力踩下去!架車一衝上斜…… 不夠10米又在扭 pat pat!我唔理得咁多繼續踩個油門踩到盡,窗邊慢慢冒出了白煙,但架車開始一邊扭 pat pat,一邊好慢的向前行。前面那短短的20米斜路,我一邊死踩,一邊又驚如果架車突然食得住個地會向前飆… 結果都不知架車扭了多久才終於上到頂!我就抹了一巴冷汗,嚇到鼻哥窿無肉。
我手棍波又險過一關!
好啦,廢話講完,現在入正題講我們的 truffle hunting!我們這次參加的 truffle hunting 是一間叫 Karlic Tartufi 的家族生意。媽媽 Kristina 負責招呼我們和煮了上回提到的蛋炒黑松露,仔仔 Ivan 就負責飯後帶我們出去揾 truffle。這個家族除了接我們這些遊客生意外,主業其實是做 truffle hunter,專門入森林揾松露。

松露其實是有如是生於泥土內的蘑菇。黑松露無咁矜貴,一年四季都有,喜歡生長在山上;白松露比黑松露貴得多當然就無咁容易找到,它們的生長季節是每年的九至十二月,喜歡生長在森林裡又濕又暗的地方,所以有時他們這些 truffle hunter 要去幾日幾夜深入森林揾這些寶物。

仔仔 Ivan 做 truffle hunter 都有故講:話說他14歲時跟老爸出去 truffle hunt,自己找到一塊重200g的白松露,但當他興高采烈跟老爸講時老爸唔信,結果大家返到屋企時他現兜兜拿出來先嚇親大家!而最後賣了棵白松露後他就用得到的錢買了架靚單車俾自己。

我們食黑松露食到飽晒後就開始個 hunting tour!今次去 hunting 的位置就在 Kristina 家的5分鐘車程 (……) 沿途 Ivan 醒了兩招教我們如何找 potentially 有黑松露的地點。原來因為黑松露本身是一種真菌,它一出現就會搞到塊地寸草不生,所以如果見到一些樹旁邊的地是光脫脫的,就有可能有發現!

不過因為這些黑松露是生長在泥土之內,truffle hunter 靠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找黑松露的工作就落在臭覺最靈敏的狗仔身上;亦即是做一個 truffle hunter,其中一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訓練這些狗仔,而訓練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狗仔愛上黑松露!這樣當它們在森林裡,就會很積極去找這些黑松露。不過咁又會衍生另一個問題:既然狗仔被訓練到咁識食,當它們真的找到黑松露時,梗係會忍唔住自己食埋一份!Truffle hunter 就要眼明手快立刻拿走它們找到的黑松露,如果唔係狗仔食晒就會是白行一趟!





而我們這次的 truffle hunting 雖然只是在 Ivan 家的旁邊,但都叫做找到了幾塊小松露啦!不過整個 hunting 過程只是大概一小時,認真只是體驗一下,加埋餐豐富的黑松露 brunch 承惠每人 EUR37 (HK$370),我們一行六人他們就實收超過 HK$2000,仲氹埋我們買黑松露紀念品,幾好賺喎!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jailbreakpl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