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恩 ‧ 聖保羅

上星期跟 EC 去了一個在協恩舉行的 Christmas Carol,支持她的同事。協恩的大名聽就聽得多,不過查實它的位置我真的完全 no idea! 原來它在頂頂大名的「天光道」!其實個位置都幾有趣:出面的大馬路是勁草根的馬頭圍道,旁邊的幾條橫街佈滿車房,但偏偏天光道是學校林立,差一條街就完全另一個光景,真係要請蘇師傅來解釋吓乜解究! 走入協恩的大門,左邊的「舊校舍」(我自己作的稱呼),、前面盡頭是舉行這次 Christmas Carol 的小聖堂,霎眼間有種到了外國校園的感覺! well well well,這些都不是我寫這遍 blog 想講的說話。 這次的 Christmas Carol,其實是協恩校友會為一名患了頑疾的校友籌款。協恩的李校長在開始的時候說,協恩就是一間這樣的學校:雖然同學們畢業了,但大家仍會一直感覺自己仍然留在學校的大家庭當中。當有校友有需要之時,大家都會挺身而出互相支持。雖然協恩已經轉成直資,但她們不是想變成什麼貴族學校,相反為了繼續保持有教無類、不想一些家境不太寬裕的同學因為金錢問題入不了協恩,所以將直資學費的3成 (instead of 教育局指引的1成) 撥入基金協助這些同學…… 當然,對於李校長的「廣告」,我不會天真的照單全收。但卻令我回想早幾星期參加 home coming 回到聖保羅,又是一段校長的說話。聖保羅的黃校長講到的是學校蓋了怎樣怎樣的新校舍、學生每年安排了幾多幾多次的出外體驗計劃、學校每年跟幾多幾多的姊妹學校作學生交流、用了3年時間寫了怎樣怎樣的校訓 (點解要用成3年?!)…… 一段冷冰冰的話,講的盡是「學校、學校」的豐功偉績,一絲人情味都感受不到。其實我們是不是變成了一間貴族版的「恆商」或者是「莊啟程」? 如果有一日,不幸有一位我們聖保羅的校友身患頑疾,家境有困難向校友會叩門,校友會又會否挺身為他做點事、籌個款?可能校友會從沒想過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聖保羅的校友身上,入得去讀的都是非富則貴的嘛……

Read More 協恩 ‧ 聖保羅

聖誕節‧聖誕卡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 雖然我不信耶穌,但無何否認祂為我們信和不信的人帶來一個少有當真是「普世歡騰」的節日,一股歡愉的氣氛洋溢著。我是一個不傳統得來又有些傳統的人:我其實很喜歡送聖誕卡。是一張張摸得到的「硬嘢」,不是一個 www 地址。我覺得人家收到你 email 過來的 e-card,無乜 feel,一張 e-card 一個掣可以隨便送到你 gmail 戶口內哪幾百個朋友的 email 當中;親手送來的聖誕卡,就顯得份外溫暖,就算只是在卡上「潦隻龜」,一百個朋友你都要打開一百張卡潦一百次啦!有些知心的朋友再加幾句真心的問候和祝福,就更窩心啦。 不過可惜,連我自己都不再多送聖誕卡了。其實不是我懶得寫,只不過以前返學時大家是同學仔日日見,容乜易送聖誕卡;現在大家「你有你嘅生活,我繼續我嘅忙碌」,平日可能 day day 在 whatsapp group 裡風花雪月,但事實上很難得才能聚首,寫好張卡,都不知道可以點送!我有你的公司 email、個人 email、電話、 whatsapp、facebook、微博、微信、instagram、viber、skype…… 就是無你的郵寄地址,又點寄著實物的聖誕卡呢?係… 我可以問人拿地址,但這已經被視為有如出古文物的老土行為 — 無啦啦問人地址,好似想去「老笠」咁,有什麼事 email / 電話 / whatsapp / facebook / 微博 / 微信 / instagram / viber / skype 咪得囉! 還有,大家都忙,專程約出來俾帖都可能唔得閒,何況是聖誕卡?難得趁聖誕新年一班老朋友出來聚舊,大家又要陪屋企,又要帶班小朋友出去玩,約得來都聖誕已過。利是就話過了年幾多日都不介意收,聖誕卡過了年才送好似唔多啱 feel!我都試過幾次被人衝口而出一句:過咗聖誕節先送聖誕卡?! 算了吧… 不送就不送。如果你這些年來是曾經收過我的聖誕卡,希望你知道今年和每一年其實我個心裡面已經送了張充滿祝福的聖誕卡給你! Everyone, MERRY CHRISTMAS! A special Christmas […]

Read More 聖誕節‧聖誕卡

爆… 爆!

又到講故仔時間! 話說上星期一,醫生細妹 call 我: 「你咁奸嘅!係我最需要你時你唔覆我 message!」 「係咩?行開咗嘛!乜事?」 「我架車係告士打道爆咗軚呀!好辛苦先係條中線夾硬將架車駛埋去巴士站咋!不過阻住晒所有巴士埋站囉!」 「吓?咁而家點?」 「頭先打咗俾車房佬叫拖車啦,而家係間車軚舖換軚。你知唔知咩牌子好?」 「都係 Bridgestone 或者米芝蓮啦?!」…… (下刪一大段兩個車軚行外人的廢話討論…) 當晚我諗住揸車出去打波之際,想起老豆話架車條軚好似唔多夠氣,又想起醫生細妹今早個狼狽情況,心想都是穩陣d搞掂條軚先好。就叫埋老豆去停車場幫架車「打打氣」。不消10分鐘,就已經打好了三條軚,正當我磨拳擦掌準備出發去表演我的華麗球技時… BOMB!!! 發生乜事!抬頭一望,只見車的另一邊有點煙霧迷漫的感覺,我跟老豆對望了一眼,走過去。剛剛才打脹的那條漏氣軚,爆了!整條軚扁了。 Oh well…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叫今日換軚經驗豐富的醫生細妹活學活用,過來幫拖! 有多年駕駛經驗的老豆,鬆容不逼的指導我們如何換軚。不過當我們將所有螺絲都鬆了後,又遇到另一個難題:掹唔到條軚出來!點掹都掹唔到! 唯有又打去車房佬求救。車房佬話應該因為裡面生鏽,被鏽漬食實咗;叫我們盡力左右踢條軚,踢到鬆為止!我們跟著指示起勢咁踢,踢踢踢踢踢!踢到快可以練成碧咸的七璇斬,條軚都好像是風紋不動。但洗濕了頭,做晒嘢又換唔到軚實在唔忿氣,所以我們三人繼續踢踢踢! 終於,條軚好似郁了少少!於是我決定改變策略,當條軚好似玻璃樽蓋般,不斷左扭右扭。前後紐吓停吓足足5分鐘,才終於將條軚扭出來!我… 我… 我… 快無氣了! 條軚拿出來一看,發現一響雙爆,眼見起碼有兩條裂痕。條軚原來之前已經補過;見補軚個位,好似縫衣服般縫起,睇落好似有點兒嬉。咁都可以頂得住100公里時速的壓力走過多少轉的西九龍走廊,厲害! 究竟一日裡面兩架車爆兩條軚,有幾多機率呢?

Read More 爆… 爆!

莫言得獎 原來如此

諾獎評莫批判性作家 京尷尬 「攻擊歷史謊言」 內地不發頒獎詞全文 內地作家莫言昨天正式接過諾貝爾文學獎。但諾貝爾官方在頒獎詞中,把莫定位為「批判性作家」,形容其作品描述的故事,「並不是共產主義宣傳海報中的快樂歷史」,又形容他對官方50年來的宣傳作出了嚴厲修訂,此舉令中國政府深陷尷尬。 內地主流媒體均未刊登頒獎詞全文。網民亦對此議論紛紛,有網民指評論中肯,給中國當局一記耳光,但也有人認為偏頗。 今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香港時間前晚11時半於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至昨零時許進入頒授文學獎程序;在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小組評委會主席瓦斯特伯格(Per Wastberg)宣讀介紹莫言的頒獎詞後,身穿燕尾禮服的莫從瑞典國王手上接過獎項。 作品故事 非中央宣傳的快樂 惟瓦斯特伯格在8分鐘的頒獎詞中,卻把身兼中國作協副主席、被視為屬體制內的莫言,形容為恍如「批判性作家」般的文人;其中指莫是一個詩人,他「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攻擊歷史及其謊言、乃至剝奪和政治的虛偽」。 他又指莫言揭露了人類生活的最黑暗方面,指莫筆下的過去,「與共產主義海報上的幸福歷史不同,莫言取材民間故事和神話,用誇張和模仿手法描述過去歷史,嚴厲而令人信服地,對(官方)50年來的宣傳做了修正」。 頒獎詞還觸及內地感話題,包括指莫言小說《酒國》所譏諷的,直指中國獨生子女政策,《豐乳肥臀》則描述了大躍進和大饑荒;又稱莫言小說中的毛澤東時期,「我們從來沒有遇見過一個理想、具有合乎標準特徵的公民。」 惹輿論熱議 有網民指偏頗 據了解,中國官方原本希望借莫言得到全球最高文學成就獎,宣揚中國國力上升,但諾貝爾這份頒獎詞,借介紹莫言將中國的陰暗面宣之於口,無疑令中方倒過來陷於尷尬。內地主流媒體昨天都沒有全文刊載頒獎詞,而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莫言得獎時,也隻字未提頒獎詞內容。 內地輿論對此熱議。《GATEWAY.南方航空》雜誌主編許蒼竹在實名微博留言指,「授獎詞很中肯,莫言對現實的批判明顯比許多知識分子多」,也有網民認同,「莫言通過其作品對新中國的批判,比多數異議人士更有深度」。網民「李天天litiantian」在社交網站留言更稱,「那授獎詞真是給了官方一個大耳光」。 但也有網民認為頒獎詞偏頗,資深媒體人王偉在微博批評,「頒獎詞這麼說以為是在批判,實際是廢話」。深圳市創意設計知識產權促進會會長馮家敏的微博發言則說,「莫言誇張放大了中國人的極端陰暗面,執政黨沒有批他鬥他,還容許他出國領獎,說明我們國家真的進步了」。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b4069c5a-4bc2-4113-a211-01291ec14337-470881?section=010)   我沒有細讀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小組評委會主席瓦斯特伯格整篇的演辭,只是從這報紙報導內容斷章取義的了解。 似乎諾獎認為莫言是另類的異見人士,用寫作暗暗地宣示他對中國的「意見」。但是從莫言在內地的作家地位加上這次大陸夾道歡送莫先生去瑞典拿獎,我相信他的寫作當中當然有他對政治的想法,但應該不是如主席先生所講「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攻擊歷史及其謊言、乃至剝奪和政治的虛偽」,除非莫先生勁到連內地嚴密的法眼都呃得過! 我想,這次諾獎頒文學獎給莫言,可能是表錯情!(此話無意漠視莫先生的文學修養,只是在議事論事)

Read More 莫言得獎 原來如此

Google Navigation,好用!

上個月尾因為要幫朋友做毅行者 support,需要揸住架車上山下海,飛天遁地。本來心想用部 Galaxy Note 裡面的 Google Map (iPhone 的朋友不要羨慕,好好享受你的 「iMap」) 事先看清楚條路線… 睇睇吓突然發現「Navigation」這個選項,就 click 下去。 嘩,部 Galaxy Note 咁就變身做部 GPS 自動導航系統! 不過,我仍然有些少懷疑,因為香港的馬路好聽d叫縱橫交錯,難聽d叫雜亂無章!所以這個兼職 GPS 在香港的馬路上有幾好用實在好難講,但經過那一個上山下海的晚上,我對它完全是神服了!它不但對我架車的位置感應沒有 lag time,對前路要轉左轉右的指示與我平日用過的 GPS 亦沒兩樣。而且導航發聲除了叫你「turn right」之外,連街名都講得清清楚楚 (「turn right into Canton Road」),要挑剔的是那個發聲鬼婆的廣東話拼音讀音不太地道,有時侯真是不太聽得出她講乜東東,哈哈! 還有,香港的街道光看地圖是看不清究竟條街是單程、單程哪一邊、還是雙程。我用了大半天都沒有遇過它叫我右轉入一條不准駛入的馬路,不錯不錯。但它都有有待改善的地方:當我行車走到一些一開三的路時,它口講會叫你「make a slight right and stay on XXX road」,但幅圖不會 zoom in 個三叉口指示你該走哪一條。有時遇上一些十分混亂的地形就要靠自己執生!否則會很無助兼隨時入錯路口,到時雖然 Google Navigation 會替你重新設定新路線,但蝕了時間都不好啦。還有,開著電話的 GPS + 全程開住個 mon 是非常非常非常食電,尤其是我部超級大 mon 的 […]

Read More Google Navigation,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