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狼傳說?

特首選舉塵埃落定,CY 梁以689票「低票當選」。當日公佈之時我不在電視機面前看直播,得朋友們飛鴿傳書告知之後,就上「面書」看看… 嘩!洗了版的都是「HK RIP」、「要移民瓦魯阿圖」等 comment。 係咪真係咁嚴重呀??? 首先,讓我先說明我的立場。我跟很多香港人一樣討厭這種只能容納 1200 人的小圈子選舉,所以我在3‧23全民投票中投了白票以表示我對今天這制度的不滿,亦對那一個 / 班入侵「全民投票」的黑客不客氣的破口大罵!但浪漫過後,事實歸事實 — 今天,2012年,我們香港人的特首是一定要從這小圈子中選出來。 3位候選人中,如果你讀了我上星期《老夫子選舉》一文就應該知道我是絕對不支持誠信盡失的唐唐,而何俊仁沒有任何機會下,就只剩下 CY。 香港人要搞清楚一件事,我們反的是「小圈子選舉」這制度,不代表「哪一個上場都要他無好日子過!」兩件事應當要分開談。盲目仇恨對整個社會不會是好事。至於 CY 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根本就認真無人知!我相信這才令社會 panic 的原因。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給人的感覺是無人摸得清他究竟在想什麼。其實大家都無一個實質的答案他心裡面想為香港好還是想整死香港:他是劉備還是曹操??如果他是奸的可以是奸到底,這就是現在大家所怕的後果;但如果他真的是忠的呢?(即是他是真心為香港好)一個城府深的好人是會有過人的魄力把香港搞得更繁榮更好。 單憑這幾個月的特首選戰,算小弟愚昧,我未能看得出他是劉還是曹。我相信其實很多香港人都是一樣,大家看見他當家就真的要套用他的一句「戰戰兢兢」!但大家可否客觀d、公平d?人家工都未開,就已經判他死刑話香港 「Rest In Peace」,已經起晒「鋼」要跟他作對,是否過份主觀過份偏激?講真,他的辦事能力肯定不差,如果他真的會履行他選舉時的政綱,我又不覺得香港會衰得去邊! 香港人,請收起你的偏激,請保持你的冷靜,無綸你喜歡不喜歡,事實是 CY 已經是我們的新特首,除非你真的移民到瓦魯阿圖。我只知道不理好醜,凡事都反的話,一定對香港無益!給他一些時間,客觀點去評論他的施政對大家都好。現在大家「反咗先算」,顯得有點出師無名;如果他最後真的如大家心中所恐懼咁衰,我們再歇斯底里的去反對、去爭取、去批評他,100萬人上街,不是顯得更理直氣壯嗎? 還有一樣事情我搞不清楚。現在樓價高大家又不滿,當年「八萬五」推低樓價又話驚,你班香港人都真的幾難服侍!不如推出個「四萬二千五」,好嗎?你當 CY 真係傻架,當年一個「八萬五」搞到香港滿城風雨,我認為以他的智慧,他會吸取教訓,不會再重蹈覆轍。如果他是代表共產黨,搞衰香港經濟有什麼好處?大陸還需要香港幫手出大海揾銀養家!你可以話:「小朋友,你當年無經歷過個種苦況就梗係講得咁輕鬆啦!」你講得無錯,但凡事看兩面,我認識的70幾80後的朋友們,如果不是當年一個經濟不景 + 「八萬五」 + 沙士,應該都不會有機會上車,仲做緊無殼蝸牛。

Read More 餓狼傳說?

火都嚟埋!

今早聽收音機聽以下兩段對星期日特首選舉的意見,聽完真係火都嚟埋!  「全民投票」是要配合反對派「流選」圖謀 正值特首選舉前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舉行所謂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活動。這個所謂的「全民投票」,錯漏百出,存在大量造假的空間,完全是一場不科學不嚴謹不中立的政治鬧劇,特別是在設計安排上誤導市民投白票,其目的是要配合反對派鼓吹的「流選」圖謀。在特首選舉前夕的敏感時間,利用民調製造虛假民意,干擾特首選舉的正常進行,應該予以揭露和批評。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故意將「全民投票」放在特首選舉日前夕舉行,在時機上相當敏感及不適當,其目的是要用民調結果來影響特首選舉,反映其並非是一般的民意調查,而是一次有預謀的政治行動。據昨日有份參與投票的市民透露,在網絡投票時如果3分鐘之內未有作出決定,系統便會自動將其選票撥入白票行列,變相製造了大量白票。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3/24/WW1203240002.htm) 一個1200人的投票與一個 100,000、80,000 的選舉,那一個更「存在大量造假的空間」?! 「全民投票」當然是在選舉前做啦!選完仲講乜鬼呀?你見過外國的選舉民意調查係大選完畢後先做嗎?? 如果我入得去票站,唔係3分鐘都揀唔到投邊個嘛?記住,這是一個結果對事實「誰人做特首」無影響力的投票,會自發性地去投票的人,入票站時不是應該早已心裡有數想投什麼嗎? 不過這是《文匯報》,我嬲咩呀?《成報》d friend 嘛! —————————————————————————– 梁 愛 詩 指 選 委 不 應 投 白 票 基 本 法 委 員 會 副 主 任 梁 愛 詩 指 選 委 唔 應 該 投 白 票 , 因 為 不 能 選 出 行 政 […]

Read More 火都嚟埋!

老夫子選舉

今次特首選舉已變成鬧劇,真的連老夫子的劇情也不如,簡直是醜化了我們香港人! 大番薯連自己都早已相信是來陪跑的,所以表現得有多好也對結果沒什麼影響。老夫子與秦先生的搲爛塊面 + 泥漿摔角式決戰,結果是無論誰當選都變成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最後最傷的是「香港」!雖然秦先生越看越似是典型的笑裡藏刀型,但如果他當選了,其實不能肯定是一件壞事,他打的主意未必一定是要打垮香港,我覺得是福禍難料。 相反老夫子在這場杖越打越是露了底,真的不送個「廢」字給他都不行。世界上每個人各有所長,不聰明的人不代表我們應該岐視他,可能今日換了是我坐在老夫子的位置,我也是會大出洋相。但最起碼我有自知之明不會去參加這些 high level 選舉!ok ok,就算他是無自知之明都算數啦,但有兩件事是讓老夫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超生! 第一,地下皇宮之事,之前唐老鴨的僭建被全香港鬧,搞到所有高官都要處理自己的僭建之時,你不醒水拆卸,我當你只是戇居,反正最後又是不認不認還須認!但你呢頭話做男人要有膊頭,個頭東窗事發最危急之際,大大力推老婆出去送死d咁無良、無品、無承擔的行為,真係每次講起都把幾火! 第二,打抹黑戰打到將行政會議的內容都爆 (仲懶勁咁),這種破壞香港最高層保密協議的行為是最高層次無誠信的表現!為了選個特首,出賣全香港人對你 (當年) 作為一個行政會議成員的一份信任,是絕對可恥的行為。就算當年秦先生真的講過又如何?不代表老夫子你就可以隨便洩密。仲有,請香港的所謂民主派議員不要低B啦!成日只是識得濫用「公眾知情權」5個字去抽水拿選票!秦先生講咗句有幾大鑊的說話 (如果真的有講的話…)?都只是一個意見,連類似西九事件中的利益衝突都構成唔到呀,公眾知情權是不可能在這情況下凌駕行會保密協議!香港是追求民主的社會,但一句「公眾知情權」唔係大x晒!美國夠民主啦,他們是否一句「公眾知情權」就要將所有防範恐怖襲擊的資料公開,讓美國市民知道那一處高危不要住去避難?你敢講一個真真正正會死人的恐怖襲擊不比這些都唔知真定假的白色恐怖嚴重?? PS:雖然我一向都對掃把頭無乜好感,但她這次出來抽抽水之餘,是暫時我見到全香港對這事件評論得最合理的一位。

Read More 老夫子選舉

戇居36小時 (FINAL)

三色台套新劇《On Call 36小時》我期待已久。原因不是我覺得它會是非常好睇,已是小弟在我的醫生細妹薰陶下,對醫生每天在醫院的工作都叫做有了少少認識,所以如果連我都一看就知是錯的劇情,就一定是「超錯」!D醫生朋友肯定會睇都想爆樽!(但佢地又會一邊爆樽一邊睇… 香港人係咁矛盾架啦!) 為了令小弟看此劇時可以更投入,及訓練我的 critical thinking,我矢志向每集的戇居 (on call) 劇情質詢一條問題,娛人娛己!歡迎大家提供你的戇居 (on call) 問題 too! ============================================ 觀眾們 on call 了 25 小時終於睇完成套 《On Call 36小時》,有點可惜不是36集呢!=P 一如所料講「on call」的劇情基本上頭三集就講完,之後就只是不斷用主角們個口講「on call 36個鐘」。well… 總的來說劇情都算是不過不失啦!不過如果考慮到套劇的 cast,我就覺得算超額完成啦!你看看張宣傳 poster,第一、二行6個主角,擔正的馬國明、楊怡都未算是穩坐一線,第3個羅仲謙是睇八卦雜誌講他一腳踏n船為大家認識,第4個黃智雯是剛好在《缺宅男女》做惡關二嫂先紅起來,第5、第6的袁偉豪和張慧雯我仍然未背到佢地個名。 終於唔駛金睛火眼「目及」實套劇,可以摺埋自己唔駛追劇,同埋每晚早一個鐘瞓!(我通常夜晚睇 myTV 重播) 最後最後,記得睇埋我第二十五集的 comment 呀! PS:剛剛讀到新聞上兩個月一位年輕有為的醫生無啦啦跳樓自殺,當時無人知點解,昨日醫管局終於公怖原來他中了 HIV。即刻諗起炳燦被佢有 HIV 的 ex 刺傷流血一段…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20318&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6166722)  ============================================ 第一集:點解神經外科的醫生 on call 又要睇胃痛的病人,又要睇小便有困難的病人?其他專科無 on call 醫生? 第三集: 么姐:「都無理由呀成日要捱36小時架嘛!你地唔夠瞓呀,點可以睇好病人呀?」 魚仔:「… 幾廿年以來,醫院嘅規矩都係咁架啦,都無得變架啦… 」 么姐:「幾廿年規矩咁又點呀,唔代表無得變架嘛,想收買人命咩?」 […]

Read More 戇居36小時 (FINAL)

莫非唐唐嘅情婦係…

小儀!!! 講下笑啫! 但單憑這張合照,就睇得出雖然小儀常常被森美笑無著落,其實她好有 potential 搵主好人家!當然,首要條件是要抵得諗,不介意個男人蠢、唔識講大話、唔識答問題、「有事鍾無艷」— 推你出去做戰靶、同埋感情「豐富」所以容易有缺失。 都唔係好難啫,呵?

Read More 莫非唐唐嘅情婦係…

香港也是林書豪

這星期無什麼特別的想講,每天看著那個無料的特首選舉真是悶得我「打喊露」。何生肯定不是當選那個,他的政綱可以不看。豬狼兩人吹得有多大都是徒勞無功的,倒頭來都是得個講字,當選後做的一套都不會是 as advertised 的。 所以昨天早上讀報時看到這一篇很有意思的另類「林瘋」故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文中深了色了的段落是跟報紙印刷一樣的。 杜大偉﹕香港經濟與控球後衛林書豪 【明報專訊】提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你最可能會想到的是他「倡導」競爭法的激情,但原來他至少還對另一樣東西有同樣的激情,就是籃球。也因此,上周在香港參與亞太經合組織商業諮詢委員會會議的商業領袖們,從蘇局長的午餐演講中得到了有關林書豪及他所屬NBA球隊紐約人的介紹,還得知紐約人戰勝了邁阿密熱火的第一手消息。 或許當天部分聽眾與蘇局長對籃球同樣熱情,又或許那些商業領袖們也聽聞這個23歲台灣籃球英雄成功為紐約人隊扭轉形勢的事,但大多數聽眾的第一個反應是錯愕。我們真的需要知道我們的「商務局長」深夜花多少時間在籃球上嗎?但當蘇局長解釋為何林書豪會成為這個商務午餐演說的英雄時,突然間一切又變得很合理。林書豪身高6呎3吋,在籃球界只是矮個子,卻是紐約人隊的「控球後衛」。跟我一樣對籃球無知的人來說,「控球後衛(point guards)」是很特別的。 「為球隊創造得分機會」 蘇局長耐心地解釋,控球後衛的工作是「為他的球隊創造得分機會」,負責組織進攻與助攻,他補充說:「控球後衛的好壞在於助攻次數而不是入球得分。」我應該沒有記錯,林書豪也有一個漂亮的平均得分紀錄。 關鍵在於蘇局長把香港當作亞洲的「控球後衛」──「香港可以促進區內的貨物和組件運轉,有助中小型企業加強參與區域和全球生產鏈。」 深思後明白了蘇局長的比喻,立時清明。他的比喻絕對正確。香港是典型的「控球後衛」。相對於其他經濟體,香港像林書豪一樣相對「身形矮小」,但我們是典型的團隊成員,假設產品的價值鏈是一隊球隊,明顯地香港的作用和專長是管理這價值鏈,確保各方面有效地緊密聯繫一起,並確保每個隊員都在其位發揮其所長。香港的工作是要清楚認知各隊員的優勢,而我們的附加價值在於幫助他們發揮這些優勢,他們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引用蘇局長的說話:「香港的責任是讓所有球員(經濟體)為球衣前面球隊的名字,而不是背面上自己的名字作賽。」雖然,林書豪的17號球衣的價值已飛漲。 為多了解林書豪和作為控球後衛的藝術,我翻開了《紐約時報》,讀了Howard Beck的文章。我愈讀愈發覺香港確是亞洲的控球後衛,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自我提升這無情的壓力是成為成功或失敗的控球後衛的關鍵。 他們的成功就是我們的成功 林書豪看似在一夜間憑空出現,但他奇蹟般由被忽視和低估的新秀到成為籃球界的寵兒(尤其是在紐約),這轉變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林書豪的轉變由18個月前開始,是一個毅力、苦幹和保持自我信念的故事,是「反覆跳射投籃,加強上身及腿部能力,更清澈看透球賽形勢的眼光──是經過數百小時不斷學習和練習,訓練員和教練的輔助才出現的微妙轉變」。 林書豪的成功顯然是經過極大的努力、專注和全身投入,再加上謙遜的心的結果。這是一個早到遲退的人,他不僅勤練3分球和如何避過防守球員,他還做其他「髒活」──清潔地板上的汗水,提裝備袋,他更把頭等機票讓給更有需要的人。 因此,香港有很多東西可從這穿17號球衣的「發電機」學習。我們的角色確是「控球後衛」,我們的球隊──對香港來說是所有以香港作為物流和亞洲總部的公司,需要我們去充分發揮它們的效能。我們的作用可能被忽略,像過去的林書豪那樣,但我們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只有通過毅力、勤奮和自我信念來保持。我們的角色是要必須看到團隊(或投資者)面對的挑戰,以清晰的戰略性思維去應對這些挑戰,然後盡可能有效地運用我們團隊的資源。用林書豪的用語,「我們需要看清整個球賽,從競爭者和對手的優勢看,並為球隊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蘇錦樑局長這次不平凡的午餐演講前,我承認我對籃球漠不關心,並在很大程度上對林書豪茫然無知,但這種情已經改變。香港已不再只是亞洲的國際都市,我們是亞洲的控球後衛。雖然我們有巨大的天賦發揮這作用,但若沒有重心和毅力,我們將無法保守這位置或讓我們的投資者保持競爭優勢。我們也需要保持重要的自我信念:即使得分的不是香港,球隊也是因為我們有效做好控球後衛而得分。榮耀可能歸於得分的選手,但我們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可能會經常覺得我們的工作只是清潔地板上的汗水,提裝備袋,微不足道得令人沮喪,誠然,像林書豪一樣,保持謙卑一定是好的。 後記:紐約人在周三對戰克里夫蘭騎士的比賽中,在落後兩節的情下,在第三和第四節比賽中追回,以120比103輕取對手。林書豪獲選為比賽的最佳球員,攻入19分及交出13次助攻。 作者杜大偉(David Dodwell)是公共政策研究公司Strategic Access總裁。他曾任《金融時報》駐港特派員,是《The Hong Kong Advantage》作者之一 (http://news.mingpao.com/20120303/fac1.htm)

Read More 香港也是林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