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食午飯前撈電視汁,看了黃子華的《棟篤神探》大結局。黃子華是我最欣賞的棟篤笑演員,可能因為他做得夠無聊吧!他做的幾套電視劇例如《男歡女愛》、《狀王宋世傑II》都好好睇,但是電影如《一蚊雞保鑣》就…… 算啦…… 他在娛樂圈中曝光率不算高,但他有他的賣點在金魚缸中生存,失驚無神又會出現下。好似7月他會有套舞台劇《咁愛咁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今個星期五上 hkticketing 買它的加場飛。
言歸正轉,《棟篤神探》大結局講黃子華飾演的警察莫作棟因為被賊「扑濕」個頭,腦內有積血搞到昏迷差點醒唔番 (大家都習慣無記來來去去都只有這幾招…),最後雖然醒番但因為積血仍在腦中,有隨時暴斃的危機…… 就在他與蔡少芬飾演的李慧慧有情人終成眷屬影結婚相的那一天,影影下相他見到有位文雀所以衝了去捉賊。走了九條街後終於捉到個賊但他卻突然在樓梯上倒下!之後出現了一些他的回憶片段就完了……
我翻查了Wikipedia,發現當年原來觀眾都有不滿投訴這樣一個喜劇中的悲劇結局,結果要無記之後再播一個大團圓版平息民憤。這令我想起剛播完的《點解阿Sir係阿Sir》同樣的被觀眾鬧,又話羅Sir這個為查案的世紀賤男唔啱,又話Ms Koo好慘編劇應該讓她跟羅Sir復合等等。
面對香港的電視觀眾,你太老逢大團圓結局他們會話你無新意;你給他們一些特別D、有深度D的結局他們又會問你為什麼不搞一個大團圓結局。做編劇的真是左右做人難,慘!這現象會抹殺編劇們的創作空間與動力:既然我搞盡腦汁俾D不一樣嘅嘢都無人欣賞,我諗得咁辛苦做乜?
有怎麼樣的觀眾就有怎麼樣的編劇。大家在鬧香港的電視、電影了無新意時,可有想想誰是罪魁禍首?!
其實一個別出心裁的結局真的可以令人難忘。當年在《義不容情》一雙穿著高跟鞋的長腿走進教堂裡留下字條的一幕我還記得很清楚。那時8歲的我會問:「吓,完啦?」第一次發覺原來「大結局」是可以不一樣的。
希望香港的觀眾可以給編劇們多一點創作空間。永遠照板煮碗的有什麼好看?
btw,當日《義不容情》的編劇團中有韋家輝、鄧特希、張小嫻等人,沒有這份義不容情的創作空間,可能大家生命中就沒有孤男寡女與瘦身男女,沒有壹號皇庭,也沒有麵包樹了。 (我起初以為也會沒有了暗戰,原來暗戰是杜琪峰一人監製的)
Reference
棟篤神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3%9F%E7%AF%A4%E7%A5%9E%E6%8E%A2
義不容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A9%E4%B8%8D%E5%AE%B9%E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