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個撳緊邊個錢?

這兩週城中最hot話題肯定是你撳我撳大家撳的now TV節目《撳錢》[錢錢錢錢錢…] (fade out + 回音) 我咁潮就當然都有撳埋一份。可惜次次「事不過三」— 點都過不了第三題… =( 諗到這條橋的監製真掂當!娛樂及商業元素計算得準到呢…… 先講娛樂性。第一樣要令個節目「爆」得起就是要有talking point。從李家仁醫生的「小明上廣州」都可以有10萬個youtube click你就知道content不是最重要,話題性才是。送錢節目從來都一定受歡迎,試問有邊個嫌錢腥?所以接下來要想的是:錢,該如何送? 我估now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要運用用戶手上的搖控器去主導這個節目,因為這種interactive模式在香港是獨一無二的,無記亞視有線想抄都抄不了。當你玩過這種即場互動反應的電視遊戲,仲會打匯應窿問答遊戲咁落後咩!而且當節目讓你可以actively involved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玩得更投入,因為你已從旁觀者的角色變成遊戲的一份子,那麼就更容易留住你一直收看節目到尾。 遊戲形式方面,最好就簡單易明,看的觀眾不需要用腦 (香港人已經習慣了工餘時收埋個腦睇電視)。從西洋或東洋的遊戲節目「偷師」再改良應該是最快捷簡單的方法。但我想監製先生一早已想好了用現在這種問答遊戲的模式 — 你看以往亞視搞《百萬富翁》都可以令一個垂死的電視台就似用急症室的去纖顫器般將收視震了一下,就知道這是一個已證實港人會受落的遊戲模式,用這種人人可以參與的模式就更是天作之合! (PS:「去纖顫器」即是劇集中常見到,醫生會差電然後大聲嗌「200… CLEAR!」跟住就一嘢電落病人心口個部機) 還有一個對now TV很重要的因素:由於遊戲本身已夠吸引,節目不需要依賴星級主持人,這樣對成本控制非常重要。試想像,《獎門人》沒有了曾志偉就不再是《獎門人》;《超級星期天》沒有了哈林也不再是《超級星期天》。當這些節目做得越成功,這些星級主持的叫價就一定更價值不菲!相反,當年亞視的《百萬富翁》即使不是陳啟泰主持,換另一個四四正正的主持人都無問題 (我覺得)。所以,《撳錢》不必請一些高調但昂貴的星級主持,天氣小姐黃婉曼、農夫、講波佬keyman、豹哥單立文等人都是各有character但不需要一級價錢便可以請到。假使now這次當真撳到一炮而紅,都不怕這班主持添食時跳晒草裙舞,now大可以找另一些人去代替他們。 講了這麼多娛樂元素,即代表個節目concept是OK的。那麼商業上可行嗎? now TV要賺回每日那10萬大元獎金真是易過借火,我想每集的廣告費已可以幫它封了蝕本門。雖然我對電視廣告收費是一無所知,但以now TV已擁有100萬訂戶、《撳錢》是now 101台的重點推介節目、遊戲形式會鎖定觀眾收看《撳錢》節目 (玩家不可以中途轉台)等因素,一小時的節目要每晚收到約 $10萬廣告費我想也不為過。而且不要忘記now是一個收費電視台,所以這101台還會收$55的月費。條數計落downside有限upside無限,除笨有精! 免費試玩一招則是現今營銷界慣用的技倆。你玩玩下習慣了就會更輕易放底你的防線…… 去申請。話雖如此,縱使網上有人高呼「$55博 $260萬」(月費$55,每個月大概有26次撳 $10萬的機會),我仍有疑問究竟有多少人試玩後會付那$55月費去繼續玩?計算廣告效益後,是否繼續以免費去招攬更多人流會更好?或者我提議收$55月費之餘,每逢播《撳錢》時就無連申請101台的now TV用戶都可以睇得唔玩得,這樣不單可以令節目觀眾人數增加,更可以繼續引誘他們申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其中一天《撳錢》有千幾人贏,結果每人只分得$79。我陰謀論地認為那是有心的。目的除了製造另一個talking point之外,now 是想令觀眾們覺得「嘩!有成千幾人中呀!原來都幾易中喎!」,及利用眾多得獎人的口 (和 facebook?)作宣傳之效。當日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剩餘幾天一定有一次勁少人贏,每人分得很多獎金,用銀彈去以另一角度繼續吸引觀眾。果然如我所料,第二天就有人贏了$5萬! 咁你話講到尾,邊個撳緊邊個錢?! ————————————————————————————– 鍾意小弟個blog的話,就 like 我個 facebook page「十卜」下啦! http://www.facebook.com/pages/Jailbreakplato/105918876151845

Read More 邊個撳緊邊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