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文化區諮詢展

早兩天去了會展的西九文化區諮詢展覽。 其實平日我對這些諮詢沒大興趣,因為感覺上政府諮詢與否都沒大分別。如果不是有朋友參與其中,我想我大概都不會去。 這次展覽是整個第二階段西九文化區諮詢展覽的第一站,佔據著會展Hall 3G,但實際展區面積不大。 一共有3個conception plan。第一個出場的是Foster & Partners。講到Foster,你即使不認得他,也應該認得他設計的赤臘角機場!機場是一個極出色的作品,所以我對他的proposal是頗有期待的。可惜倒頭來的感覺是「金玉其外」。Foster團隊確實做了很華麗的包裝,那video跟render出來的圖都很精緻。他們的conceptual plan真的很conceptual — detail欠奉。我不能否定將來Foster的design成真後可能會是很好的,但現階段我感覺不到他們有很用心的做。 緊接著出場的是本地薑Rocco。說實話,在archi世界中我是有點崇洋,而且我心裡面又有點趕著去看OMA的心態,所以對Rocco的design沒有十分仔細的看。記憶中是頗有香港風味,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東邊海旁的綠化帶。 最後是OMA。利益申報:我的朋友就是負責這design,少少bias在所難免,哈哈!(你可以對我接下來的評價打個折頭啦!) 撇除對3個design的個人喜好,只看他們的模型,已覺得OMA做得更有heart。例如,其實他們不需在模型中加入那些小招牌;放少一些人仔,又有誰會察覺到?他們就是做得那樣細緻。 我承認在看電視新聞片時,Foster那種美輪美奐的包裝是最吸引到我的。但當我嘗試了解各人的設計意念,我著實覺得OMA是更勝一籌。政府早已羅列好要放在這次西九文化區的配件,所以各個design都有劇院、博物館、綠色公園等。Foster和Rocco給我的感覺是把西九斬件,這一邊是劇院跟博物館,那一邊是綠化區,中間加個大公園,再過一點就是住宅…甚無連貫性。 假如New York City那條High Line*可以伸延到西九,由西向東貫穿再直入佐敦… 當你除除地在這香港High Line散步時,OMA的design會目不暇給地帶著你走,每隔一小段你就會從一個地標去到另一個地標,他們連那公園都細分做草地、漁塘、竹林 etc!相反,Foster和Rocco就似乎只將地標cluster在幾個點上。 不過,OMA的design太有雄心壯志了。那弧形橋是很出色的設計,那水上黑盒劇場是很突破性,那水上的士是很有魅力的遊維港交通工具,但這種充滿創意的提議落在墨守成規的香港政府手上,恐怕:第一不被錄用;第二用了也可能被改得體無完膚。最可怕 (亦是最有可能)的是政府會諮詢過後胡亂地把三個計劃炒埋一碟,以為自己創造的三不像就是集百家之大齊。當然,不能缺少的是呎價30,000多元 (或更高!)的超級豪宅。在清新的文化氣色中加一點俗氣,才能襯托出香港這國際金融大都會的美譽。 雖然會展的展期這個周末就屆滿,但接下來這還會在香港不同地方巡迴展覽。我highly recommend各位抽出那一頭半個鐘,去看看,為了香港發展留個意見好,當是一種藝術欣賞也好,相信都會在你行街食飯睇戲唱K的香港式生活中添加一點生氣。 * High Line是一條在New York Manhattan的空中花園。它從14th Street伸展至20th Street。由於它是架空的關係,遊人就似在空中穿插在New York City之中,十分有趣。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www.thehighline.org

Read More 西九文化區諮詢展

假若有一天,你可以變成天才,你願意嗎?

《天才一瞬》Flowers for Algernon 智商只有68的查理仔(Charlie)在接受腦部手術之後,智能急遽躍升為無人可及的天才。成天才後的Charlie發覺他的世界改變了,身邊的人並不如想像般美好善良。在他最聰慧之時,發現手術後帶來的才智只屬一瞬…… (http://www.chungying.com/#/Stage_Performance/66) 假若有一天,你可以無風險、無條件地把你的智商推高60度,你將會比愛迪生、霍金更聰明,你願意嗎? 我想,十之八九都會答:「勁願意!」有誰不想聰明D?聰明的人,讀書可以一目十行;背書時看一次就夠了;做事比普通人快 – 人家要8小時才能做好的事情,聰明人1小時便做好了。人叻自然什麼都容易點達到:想發達?想做個著名學者,揚名萬世?還是想為人類做研究,作貢獻?…… 不過,諗深一層,絕等聰明是否便等於開心快樂?IQ高不等於EQ高。當你是一個世間奇才,你便需要相等的EQ去活得快樂。試想想,今天大家都可以不用1秒回答1+1=2時,但若果你身邊人攞晒紙筆和計算機,計了10分鐘都仍然茫無頭緒,你會點諗?這例子可能誇張了一點,但那種智慧上的分野可能就是去到這種程度。如果你每日都能這樣過日子而都不曾想叫他們一聲「死蠢」,你是必需擁有極大的EQ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再者,當你所講的所有偉論,其實地球上都無幾人能明白,每日都好似「雞同鴨講」,感受到「無敵是最寂寞」的那份孤單,你都咪話唔慘!我相信聰明人思想太快,一定不斷地產生著無窮無盡的問題。這樣地自問自答可能會是自得其樂,但我覺得思想簡簡單單的人大慨會活得更無憂無慮。 不過,話說回來,你讓我選的話,我想我仍然會講一聲「我願意!」 (寫於觀《天才一瞬》之後)

Read More 假若有一天,你可以變成天才,你願意嗎?

炒股唔炒市

看財經節目,常常會聽到類似的對話: 「陳大師,你對後市點睇?對投資者有什麼建議?」 「恆生指數最近都係窄幅上落,係無乜重大消息之下個市應該會繼續牛皮待變。宜家投資者適宜炒股唔炒市,選股方面可以聚焦係一D國策受惠股……」 我從來都認為投資股市應該是(炒)買「股」,不是(炒)買「市」。 恆生指數由2000至今,最低於2003年沙士期間見8331,最高是2007年炒直通車見31958,高低點差3.8倍。試問這4年間有多少好股票升得多過3.8倍? 新地 (16) – 2003年低見$33.30,2007年最高見$175.40;高低相差超過5倍 中石油 (857) – 2000年$1.28招股,2007年最高見$20.05;高低相差超過15倍 中移動 (941) – 2003年低見$14.55,2007年最高見$160;高低相差超過10倍 而且這3隻股票都是你買了可以放心收在床下底,不用費神炒出炒入。 對於一個不太熱衷於投資的人,耐心地投資及持有「市」— 例如恆指ETF 盈富基金(2800)是一個不會錯而為自己財富增值的選擇,這種人不會 / 不需要聽「陳大師」的意見。 會聽「陳大師」的人,對投資定必有一定的興趣,即是會著意地留意股票消息的人。股票市場從來都是一個考眼光的地方。不論你的目標是短炒搏20%,或做足research希望買到十倍股,都是要在千千萬萬的股票中挑出「明星股」,絕對是眼光(加一點運氣)的挑戰。 買恆指無疑是等於買一個已幫你分散風險的股票組合,但它同時逼你買一些你未必喜歡的公司 (恆指有42隻成份股)。況且,買恆指也不一定比股票穩陣。想當年,香港最穩陣的藍籌股,匯豐該當之無愧吧!金融海嘯時匯豐被人一沉百踩,講到好似遲早執笠,由$140多元直插至嚇死人的$33,足足跌了近75%!那恆指又怎樣?由31958跌至10676,都跌了差不多70%啦!反而如果你一心看好內地經濟發展,在2007年高位時隨便挑了工行 (1398) 或建行 (939),跌的時侯比恆指及匯豐少,彈又彈得比它們快,那你說應該炒股定炒市?

Read More 炒股唔炒市

西隧加價是誰的錯?

西區海底隧道凌晨起加價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31/4/jgge.html) 西隧又加價?聽到都把幾火!紅隧$20,西隧要$50!真係好過份! 本來我想計一計西隧如果肯減價而不是加價,車的流量多了會否同樣地令收入增加? 根據電視新聞所講,西隧今年1-5月每日的平均流量是大概53,000架次,去年的財政年度淨收入為7.88億元。為方便計算,假設加價後每輛車多收$5,車流量沒有因加價而減少,新一年西隧的淨收入大概是: $7.88億 + 53,000架次 x 365日 x $5 = $8.85億 又確實與「容許的最低估計淨收入」的$18.76億相差甚遠…遠得有點不可思議。 如果西隧要得到$18.76億的淨收入,市民又可以用$20過西隧,可能嗎?每天要多少車流量才能做到? $18.76億 / 365日 / $20 = 257,000架次 257,000架次?!今年1-5月3條過海隧道的總流量都只有239,249架次!(見註1) 還未計入西隧運作的成本。所以如果所有資料都是正確的,西隧根本從來都沒有可能收$20。 $18.76億是否謀取暴利,我不予致評;但是誰批准西隧有這$18.76億的「容許的最低估計淨收入」?Let’s think about it…… PS:如小弟條數有錯,請賜教。 註1 2010年1-5月過海隧道的每日流量 紅隧:121,516 東隧:65,435 西隧:52,298 總流量:239,249 (http://mytv.tvb.com/news/newsat630/110068/381#page-1)

Read More 西隧加價是誰的錯?

是誰拍賣天價地?

南豐104億元投得山項聶歌信山地 與九倉合作發展 (http://www.hkej.com/template/onews/jsp/detail.jsp?title_id=32301) 政府於今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重點提出要撥出地皮拍賣,增加土地供應助樓市降溫,上周拍賣的是一塊底價已是$24,000平均呎價的聶歌信山地皮,結果成交價$32,000一呎。 $32,000一呎… $32,000一呎!!!有多少香港人一個月人工連一呎都買不到?! 政府口口聲聲話了解市民需要、明白高企的樓價令許多升斗市民難圓置業夢芸芸,轉個身去賣一塊$32,000一呎的地皮? 你無嘢呀嗎??? 推出這些100億的地皮為乜?買得起$32,000一呎的人,就正正是最不需要你幫的那群人! 去街上問一問,賣完天光道跟聶歌信山地皮後樓市有什麼反應?我從新聞讀到的只是不斷有業主封盤加價。假如對從新聞讀到的二手消息有點懷疑,最好就去問問地產代理:「有無業主見政府賣了天光道跟聶歌信山兩塊地,感到政府好有誠意增加土地供應,所以減價?」 點解政府成日做這些咁戆Q的事?

Read More 是誰拍賣天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