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用家談小米上市

6月底小米招股上市,將會是香港財經界一件大事。作為一個不太瘋狂的「米粉」,小弟也會落叠拿錢出來抽抽它的IPO。你問我是不是十分看好小米的股價前景?其實也只是一般般,因為定價實在不便宜;不過作為第一隻在香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股票,是有值搏率的。歷史告訴我們,當一隻全新上市模式的股票出場 — 例如當年的紅籌、H股等等,通常贏面都是很不錯,因為對幫這些公司上市的投行來説,如果第一隻做得不好,之後第二、三、四、五隻又哪能夠吸引投資者繼續參與呢? 好,說回小米的產品,小弟應該算是香港首批用小米 的人。當年由 iPhone 陣營轉到 Android,用過跟iPhone 一樣昂貴的 Samsung 手機,發現其實光有名氣卻不外如是,倒不如試試新興的小品牌 — 就在那時小米推出了只需 $999 就買得到的紅米手機。作為一個不大打機的人,智能電話對我來說就真的只需要電話打得通、上得到 Facebook 和覆得到 Whatsapp 就可以了。所以 $999 的價錢對比當時都已經要賣 $5000、$6000 的名牌智能手機,實在是十分吸引。雖然紅米手機用了一段日子後發覺他的速度和功能實在有點太普通,所以用了一年多就決定要 upgrade 去用真正的小米手機 — 也只是$2000多元就買得到,用起來其實已能滿足我的需求。 到後來小米開始開發了一大堆不同的生活周邊和家居用品,路線走起來有點怪。我就不大會買它的智能電飯煲,但卻是他它小米手環的忠實粉絲!一隻 $200 有找的手環,集齊鬧鐘、來電提示、心跳量度、步行步數等功能,實在是太抵了!而且最近我參加了保險公司的健康計劃,以手環紀錄自己做運動的情況,還有得減保費,算起來簡直是倒賺!記得有一次,我介紹了一位外國回來的老朋友買小米手環,價錢比他 一直在用的 Fitbit 便宜10倍 (是真真正正的10倍)。一個星期後他回國後 WhatsApp 我,問我我的手環多長時間要充電一次?因為他覺得很奇怪,他的 Fitbit 每一、兩天就要充電,但這手環戴了一個多星期還是運作正常?!我告訴他,平日我大概一個月才要充電一次,他聽了後很驚訝,感覺他差點要從 WhatsApp 中叫出一聲:(普通話) 怎麼可能?? 既然小米的產品賣得這麼便宜,它又是怎樣賺錢的?事實上小米的老闆雷軍曾豪情壯語地說,小米的硬件產品毛利率不會過5%;賺多了的,會把多餘利潤全數回饋用户!5% 這麼低的毛利率,怎麼能夠生存?股票上了市,投資者看了這個數字都會反胃,又怎能挾著千億市值來香港上市呢?魔鬼就在細節中,雷老闆說「硬件」不會賺超過5%,卻沒有說軟件不會!事實上近來的一些分析文章說到,其實小米的雄心壯志是建立一個「小米生態圈」,先以性價比超高的手機俘虜了各位「米粉」的心,當使用小米手機的人越來越多,從手機上蒐集到的資訊亦越多,就可以再 cross sell 小米的其他軟件服務,或者將來以小米手機為中心,智能操控家中不同的家居產品,確實地形成一個生態圈。現在很多朋友創業時的想法都是建立一種服務,即時暫時不賺錢,只要滲透到世界角落每一位用家,讓他們欲罷不能,自然就能找到賺錢的方法。現在想來這個世界上有什麼軟件比你我手上的智能手機更 sticky?你可以不用任何一個 app,但大概不可以不用你的智能手機吧!現在小米已儲了成千上億的「米粉」,要以軟件賺錢之說不再是天方夜譚。所以講價值,似乎小米比一些不知什麼的初創更有睇頭。 至於有朋友擔心用國產機資料會讓內地政府掌控芸芸,我想說經過 Facebook x 劍橋分析一役之後,難道你認為手機上是有秘密的嗎?我們這些小嘍囉,對於各大政府來說,掌控了我們的資料又有什麼用處呢? Please come and […]

Read More 小米用家談小米上市

做初創,問題天天都多

現在很多媒體報道一些稍有成績的初創故事時都只會集中放大它的成果:創辦以來做得多麼的成功,或者創辦人怎樣放棄「高薪厚職亅、放棄買樓機會去完成理想云云…… 小弟在初創的世界混了多年,不少朋友都誤以為是一件很潮很型的事。 「做老闆喎,威啦!」 「你就好啦,鍾意幾時返就返!」 我都想!實情是有苦自己知,每天早上回到辦公室到傍晚收工,只要無事無幹無問題發生大步檻過已經是萬幸!做初創其實跟小丸子一樣:問題天天都多,而且是包羅萬有!小則客人的簡單問題,大則是發展上方向性的問題;但最不願見到就是遇上突如其來的問題 — 通常這種問題都是鑊鑊新鮮鑊鑊甘,因為我們做的事情即使不是「前無古人」也是沒幾多人做過,不是常常可以説「呢個問題我上次見過,咁咁咁咁就搞掂。」如果問題涉及 IT 層面,通常都十分難搞:明明是網站圖片未能顯示,找了一大輪最後竟然是因為個會員系統有問題?!任你是諸葛亮再世也預計不到! 當我們在拓展新業務時,就更是有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你連有甚麼類型的難題在前方也不知道。 但亦正正是這些多姿多采的問題,才令做初創是一件多麼有趣的事情。我們不是每天營營役役在做重複的事情,「鑊鑊新鮮鑊鑊甘」解決不到時就是大鑊,但解決得到時的滿足感,亦比我以前在銀行成功幫個客落個盤高n倍! 太多刺激當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有時候過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不過到時候我們又可能會諗: 「咁平靜嘅,唔對路喎! 係咪我哋固步自封,所以咁風平浪靜? 死喇死喇,會唔會就咁被人趕過頭?!」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做初創,問題天天都多

共享單車最後只會變成廢鐵?

最近讀了不少關於共享單車的新聞,例如上個月 Bloomberg 有一篇報道說,新加坡的 OBike 殺入歐洲,在德國的慕尼黑引入了7000部黃單車,帶來一陣腥風血雨,大大衝擊當地共享單車的生態。大家可能會認為多選擇、四處都有車幾方便,但有趣的是,這次大規模擴充其實並不得到當地人認同;反而覺得周街都是單車,阻街兼影響市容! 即使是在香港這裡,也不時讀到新聞說共享單車被丟入城門河,原因如果不是有人貪玩,就應該是有市民嫌它們阻街或者一些既得利益者對這些破壞遊戲規矩的人玩報復。 老老實實,共享單車真是咁有前途和「錢」途,值得投資者一窩峰去參與? 之前馬雲跟林鄭在香港對話時說:Don’t focus on what is HOT。現在資金蜂擁到共享XX的情況只代表這個市場已經熾熱到快要爆炸。而事實上,中國 (前) 第三大的共享單車公司 Bluegogo 就已經爆了,據聞老闆拿著客戶開戶時的訂金走了佬!是否隱隱的聞到一點點燶味?! 有人可能說:但騰訊阿里兩位馬生都有投 Ofo 和 Mobike 喎!試問一般投資者又怎可以跟兩位馬生比呢??一位只有幾百萬資金的投資者和一位有幾百億資金的投資者,投資心態當然是大不同。你得個幾百萬,精挑細選投入間初創,目標當然是想佢做大做強之後自己賺十個百個開;但對於騰訊阿里來說,投入共享單車的原因不一定是睇好個前景,而係「真係咁好彩共享單車個商業模式得咗的話,我唔可以無份玩!」它們投入的少少錢,它們股票一日的波動都不止這個數啦!他們不介意亦預咗要輸 — 唔 ‧ 志 ‧ 在!但他們介意別人賺錢但自己無份。 個人來說,覺得共享單車只是大家見到 Airbnb 和 Uber 的成功例子後瘋狂抄襲的其中一個概念。$5 / $10 租架單車,真係有得賺?而且仲值得 VC 們幾億幾億咁投落去?唔好玩啦~~ 我相信,到最後眾多的億元投資,雖然未必全部變成一堆堆廢鐵,但大概只會剩下一、兩間倖存者。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共享單車最後只會變成廢鐵?

初創籌錢,唔是咁用的

最近讀新聞説一間火辣辣剛籌了又一輪創投的本地初創,「豪花」 (小弟個人意見) 每月幾十萬租了一個又靚又大的市區辦公室,不禁替他們的投資者搖搖頭,抹抹汗,投了的錢就有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很多 startup 都會特別注重員工的工作環境,認真的貫徹 「work life balance」。這其實是無可厚非,只不過是否等於要花幾十萬租金呢?香港租金昂貴全球皆知,不過如果想空間感大一些的話,遠一點的地點如九龍東、葵涌荃灣、甚至黃竹坑一帶都是有一些租金較相宜的辦公室 — 我聽説九龍東近年的商廈質素可是很不錯!如果你是一間已有盈利的公司,你要怎樣花你的錢是你的事,就如蘋果花了十年計的 Apple Park,用了多少錢都是自己賺到的;但如果你是一間仍然在用投資者錢的初創,就算不用去到 bootstrapping,是否也該使得使?這種燒錢做法真是可圈可點,似是在推崇「初創就是燒錢」的壞風氣。 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Richard Thaler 以他的 mental accounting 理論聞名,基本上就是説一個人會將他不同用途的「賬戶」分開,例如你用了整個月人工買衫,你會覺得自己在「購物」方面花得太多了而買東西變得手緊,但「食飯」的支出卻是放在另一個 mental account,就未必會因為「購物」花多了而減低「食飯」的使費。 一個老闆/CEO用錢的行為也是一樣。我自己都親身跟過一個都幾有錢的老闆,身家以千萬計,投資在自己的公司都起碼有幾百萬。有一次我盡心盡力寫好個計劃去向他請款幾千蚊為公司做 marketing 時,他卻牙痛咁聲不肯批。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 老細,你是旦買件恤衫都唔止呢個價啦!後來我明白了,因為他已經投入了很多金錢在這公司,再花的錢都會算在這個 mental account 中;而他自己的花費就在另一個 mental account 當中,所以就不會有這強烈不願花錢的感覺。但反過來,一些籌到錢的初創,籌來的錢在一個叫做「別人的錢」的 mental account,當然用都用得暢快一點 — 既然有錢,何必要刻薄自己?千金散盡還復來,用光E輪的錢就籌個F輪吧! 我有時想,今日的 startup,跟上一代膽粗粗自己做生意没兩樣,只不過時代不同。那個年代你會在街尾開間士多,今時今日你就會上網開間 ztore。以前如果有人一直做一盤不賺錢的生意,公司還濔漫著一種「洗腳唔抹腳」的風氣,那裡會有人肯不斷的投資?!但今天這些沒有 PE 的公司才會拿到最高的估值!因為大家會話「幾年前 Facebook 都係咁啦!」但事實上這世界又有幾多間 Facebook 呢?當這股初創熱潮退之時,投資者們看見原來個個都是在祼泳,結果做臭晒初創個朵,只會嚇退有心投資和扶持初創的人。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

Read More 初創籌錢,唔是咁用的

網上行銷心法:膽大、心細、面皮厚

9月份有機會參加了好幾個跟初創有關的活動,今日跟大家分享其中比較有趣的一個。 講座主題是有關網上營銷,其中一位講者是「香港的」Steven。「香港的」是何許人?只要跟你說他們最近做的一個 project,你就會馬上有興趣豎起耳朵聽 — 他們就是薯片叔叔競選特首時,其中一間在背後幫手打社交媒體戰的戰友!大家當天對薯片叔叔在社交媒體上的宣傳策略讚不絕口,我當然也希望可以藉此機會向 Steven 偷偷師! 聽完發覺原來要做好社交媒體的推廣,重點可以撮要為:膽大、心細、面皮厚! (PS:以下是小弟偷師後自以為是的總結,不代表 Steven 立場) 膽大。現在做社交媒體,很難!因為已經很飽和。你看看自己臉書上的 news feed 交替得極之快 — 臉書其實已經事先為你篩選了一些它認為你有興趣的人和事,否則會是更多!Steven 的說法是,社交平台已經不止是一個「平台」 (platform),它已變成一種「語言」 (language)。你要做好社交媒體,就要學懂這語言。學懂了,要夠膽做,因為如果你做數碼營銷 (digital marketing) 的點子不夠大膽的話,很難引起話題性和令人願意 share。他舉出其中一個旅遊公司客戶的例子,他們是故意提議起用達哥,就是貪他在平常人眼中有話題性 — 夠「騎呢」。「騎呢」到一個點 …… 連客戶都會問:佢點可能做我哋品牌廣告的主角?!結果 Steven 的團隊講到牙血到出埋,再幾乎押上團隊的名譽,才能說服客戶。Well,今時今日在香港,「去旅行,去到盡」這句口號我想大部份人也是琅琅上口,他們總算是押中了! 另一種膽大的做法,就是推出一些 high risk high reward 的推廣活動。舉例說可以送出一些超高價值的禮品 (例如一年在餐廳免費任食任飲),要贏得獎品的方法是極難得來又不是不可能 (例如估吓一架飛機可以裝到幾多個乒乓波),目標是吸引大家的眼球,基本上就是要做到「譁眾取寵」四個字,這樣就有人願意報導和 share 啦! 心細。這個世代,人人都有話要說,無可能做一件事可以滿足所有人。上面講到這些有趣的點子,可能你覺得很「正」,但隨時大部份人是不認同這些創新的做法,創作團隊很可能就因為某些群眾的意見,而感到有壓力,反過來質疑自己應做與否;所以凡事要還原基本法,每一次搞活動時都要想清楚誰是你的目標聽眾 (target audience),心中就是想著如何打動這群小眾。Steven 又以達哥的廣告為例,有年長的觀眾說:「你請個咁嘅人拍廣告,我唔會再係你哋網站買飛機票啦!」但這個廣告本來的目標聽眾是年輕一輩,所以較傳統的年長觀眾表示不喜歡是意料之內,不應因為部份負面批評就急急縮沙。他們的做法是選擇另外配合其他宣傳手法去吸引這群客戶。 面皮厚。現今世界,有負評簡直就有如食生菜,所以你要接受不論你做甚麼,都會有 haters。傳統公司的管理層,可能一方面想跟上潮流玩社交媒體,但另一方面又一見有負面留言就好似世界末日咁,驚過見鬼!其實即使你做電視廣告、平面廣告,都一定是有人讚有人彈,只不過以前我在電視面前跟沙發旁邊的家人一起鬧,只有我們一家四口知道;今時今日網上世界所有東西變得透明度極之高,連遠在牛頭角順嫂的評語在網絡世界都不需一秒就看到。如果一見有負面評語就急急鳴金收兵的話,就會是甚麼都做不了。事實上,遇上合理的批評,正確做法不是將那人的負評隱藏起來,而是應主動回應;有錯的話更要勇於承認,承諾改善。明眼人看在眼內,知道你是一家有心經營的公司,反而有機會化腐朽為神奇,一個負評卻令你的印象分加分! 每一次聽到這些「孖屐亭」的故事都是有趣得來又有得著。我今日真係學到好多野呀!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

Read More 網上行銷心法:膽大、心細、面皮厚

合併 ‧ 收購 ‧ 獨角獸

8月28日,香港的 GoGoVan 跟內地的58速運宣布合併,頓時成為香港 Startup 界的大新聞。這次合併事前保密功夫做足,好似真係無乜局外人事前收到風。 消息傳出後,坊間的反應好壞參半,有人大呼香港終於有第一隻「獨角獸」(Unicorn,意思是市值達10億美元又未上市的初創);有人話這次表面上是合併,其實是58速運吞併了 GoGoVan;更有人話 GoGoVan 讓紅色資金入股,是「投共」!每個人有不同演繹,見怪不怪,那麼讓小弟也分享一下愚見吧! 首先,GoGoVan「投共」的說法,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因為他們在2014年 Series B 的領投者已經是內地的人人網,所以… 我只可以說這些人可能對 Startup 界的新聞不太熟悉吧…… >.< 對於香港的「第一隻獨角獸」這說法,我傾向認同 Oddup 的說法:合併後的公司58速運佔大份、GoGoVan 佔小份,又怎能說是「香港」第一隻的獨角獸呢?我完全沒有詆譭 Steven 的意思,雖然我跟他不是認識,我身邊很多人都跟他相識,我亦很佩服他四年間能夠將 GoGoVan 搞到這個規模;但不是就不是,我不認為要特意去為香港認叻。香港有了一隻獨角獸,就代表我們的 Startup 做得很成功嗎?你不需要問其他人,就問 Steven 好了,他這次合併後的訪問都有談到,剛起步時,香港的投資者沒有人願意投他們,結果他第一輪資金是從新加坡投資者手中拿到的。到了今日人家終於出人頭地衣錦還鄉時,我們這些香港人就跑過來叨光,說是香港的獨角獸!會否有點不好意思,有點臉紅?另外再跟那些說 GoGoVan 投共的人說一聲,是香港人不願意入股,GoGoVan 才要就出去找到內地投資者的,那你又能夠怪誰? 事實上,你問我,我會說這次似是「收購」多於「合併」。(Again,我是不認識 Steven 本人,所以以下都純粹是小弟自己的看法) 消息發布當日,內地的新浪是獨家優先發布,他們在28日消息公布當日就已經登出了跟58速運 CEO 陳小華和 Steven 有關是次合併的詳細訪問,而且很明顯訪問的主角是陳小華,Steven 是佔小篇幅的配角。如果是中港兩地對等的合併,我覺得應該會是中、港各有一間傳媒得到這次優先獨家訪問的名額,兩位 CEO 訪問的篇幅亦應該是大概均等的。所以我認為這次的合併是58速運主導的 — 58是大,GoGoVan 是小;名義上是合併,實際上併購。 而這亦再次道出了在香港做 Startup 的難處。香港的市場太小,你跟投資者說你只打香港市場的話,不可能拿到資金;你打有13億人口的內地市場的話,第一文化有差異,要成功已經不容易;第二內地的資金和人力比你多比你平,要不他們用高價跟你買下,要不他們用高價把你的生意「學習」過來 — 之前都聽過不少例子,你甚至可以說 Facebook 也是受害者,內地政府封鎖 Facebook,讓騰訊、阿里迅速發展起來 (而它們兩者又能青出於藍勝於藍,這又是後話了…) 所以這次 GoGoVan 能夠泊得一個來自內地的好拍檔,可能都是要繼續擴充發展的唯一辦法,始終猛虎不及地頭蟲。If […]

Read More 合併 ‧ 收購 ‧ 獨角獸

投資初創好過買太古城?

這星期我同事將這個報道分享給我看: 【另類投資●好過買太古城】掟錢谷起Lalamove 「7百萬變1億8千萬!」 説實話,這種將投資初創與投資磚頭作比較的標題,做到的就只是「譁眾取寵」四個字。這亦不是主流傳媒第一次以這種方法去吸引眼球,就早幾個月當 Klook 集資成功之時,傳媒也是著眼於創辦人賣樓創業一事。雖然這報道標題大大隻字寫着 Lalamove,不過我相信大家讀完整篇報道,對 Lalamove 都不會多了認識,因為報道只是在炫耀人家的投資 (紙上) 有多富貴,對我們初創來說基本上是毫無幫助。 其實這種將買樓 vs 投資初創的比較,有根本性的缺陷--有如你跟我說買仙股如何賺得比買大藍籌多。用700萬買入太古城,即使是最差的市況,只要太古城 (托賴)沒有倒塌什麼的,大概最壞的打算可能你也只是輸一半;而且你有持貨能力的話,也很大機會可以死坐貨直至價格返家鄉。但初創是一個風險無限大的投資,雖然贏的時候可能真的是700萬變1億8000萬,但輸的時候也可以是變得一文不值!所以與其將投資初創跟買樓去比較,倒不如將它與在馬場買3T相比更適合囉! 其實這種初創投資流動性不高,根本沒有公開市場供買賣,跟我以前在投行賣的衍生工具産品相似,產品的價值不似股票或債券市場般有一個公開透過明的市價。本來市況風平浪靜之時,客人大概都可以按「市價」離場;但2008年金融海嘯殺到之時,人人爭相走避「要錢唔要貨」;那些衍生工具本來值1000萬的,到那時候你真是要沽售時,可能賣價是500萬也不到。你今天說你投了的初創值1億8000萬,一日還沒有賣出,無人知道這是否實價。創投火熱之時,可能有人真的願意給你付1億8000萬有多 (但通常這時候你會是捨不得賣的!) 但有一日當你有需要急賣時,可能打個5折都無人要!相反樓宇市場每天都有買賣,流通量高得多,所以價錢雖不中亦不遠矣--你層樓賣不到700萬大概也買到650萬吧。 講到底,買樓跟買初創根本是兩碼子的事,有如將蘋果與香蕉相比。樓是死物,它的價值大部分時間是跟隨市況波動,它不會突然自己做出一些事情令自己升值;但是當你投資於初創就等同於投資在一個團隊,投資於他們的創意、才能、執行力、管理能力、市場觸覺、等等等等…… 它將來的價值是與這個活生生的團隊能否為你創造新的價值直接掛鈎。與其將投資初創與投資太古城相比,倒不如將它與投資街口那間茶餐廳比,看看它的老闆能否有朝一日單車變摩托,將它變成連鎖快餐店? 當大家只著眼用錢去衡量一間初創的成功與否,其實是輕視了我們這班不計成功與否、一直揳而不捨努力的追夢者。我們辛辛苦苦由零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夢之初創,為的當然不是錢。如果我們想要錢,倒不如繼續打工,務求收入穩定,生活無憂。我們就是希望可以做一點事情令這個世界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所以請不要再單純的用錢來衡量我們,請多著眼於我們闖過了多少的難關?我們如何在緊絀的資源之下求存?我們做了些什麼令其他人的生活有些不同?我們做了些什麼令這個世界美好了一點點?這才是我們希望大家量度我們成敗的一把尺。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投資初創好過買太古城?

香港太方便 網店做唔掂?

不經不覺, 在開網店平台這 startup 已做了接快一年了,自己對香港的網購環境也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 去年消委會發表的報告說,在香港,網購並不流行,滲透率跟世界其他發達國家、或者我們背靠的大陸相比,算是偏低;就算跟我們另一個鄰居台灣相比,他們的網購風氣也比我們盛行得多了。 很多人說這是因為香港實在太方便了!大家要買東西,落樓下就買到啦~ 所以網購紅不起來。不過,大家有時間問問你身邊的朋友們:大家每年在淘寶消費的次數和金額有多少?在香港網購的次數和金額相比之下又差多少?其實香港本地的網購交易額少,小弟認為更大的原因是大公司一直陶醉於香港蓬勃的實體零售生意,根本無心拓展網上渠道,又或者其實是不懂得怎樣去拓展。 讓我稍稍扯開話題。香港的 startup 常常說難以拿到投資,小弟愚見是因為本土最有錢的公司 — 地產發展業,大部份於千禧年代的科網泡沫中損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不敢再投資新科技 — 反正起樓仍然是香港過去十多年最賺錢的生意。所在沒有大孖沙願意大規模投資於這個年代的 startup 的情況下 (除了李生的 Horizons Ventures),香港 startup 的 ecosystem 一直都是有下無上:下面是眾多掙扎求存的小型 startup,但能夠去到籌得大額投資的卻少之又少。 網購的情況也有點相似。過去十多二十年,因為內地自由行的政策,香港的零售商躺著也賺錢,根本不需要去尋求什麼新嘗試新突破,那麼他們為什麼要特意去開網店呢?而且他們的知識都是集中於實體店的零售,經營網上生意、做網上宣傳等都不是專長,甚至不知如何入手,就更令他們沒有衝動去拓展網上零售市場。不過是世易時移,香港的「土地問題」逐漸嚴重;人工開支又因為實施最低工資後不斷上漲;內地自由行的旅客有些早幾年給我們的態度嚇走了,有些更富有的已經跳過香港直接出國掃貨,所以本港實體零售生意情況每況愈下。還好香港人的本事就是「窮則變,變則通」,所以越來越多人面對現實開始嘗試發展網上零售。最好的例子就是本港有名的連鎖化妝店莎莎。早十年,幫襯莎莎的內地顧客多到我們連逼入店都免了,但今時今日莎莎的最新焦點就是發展網上零售,直接在網上把產品賣給內地顧客 — 即使過去兩三年在這方面的經營仍有虧損都堅持繼續下去。所以香港的網購還境要追上同儕,其實最重要是各大品牌終於望清形勢,願意花時間、人力、物力、金錢去開展網上商機,帶動起整個潮流,這樣子香港的網購環境才會起飛。 你可能對網購的潛力仍有懷疑,但讓我告訴你,人是有惰性的。當你足不出戶在家中購物的經歷跟在實體店沒甚麼差別時,你就會情願留在家中的歎著冷氣 shopping!最佳例子就是近年各大外賣車隊的生意越做越大 — 就是當大家發現在家中叫外賣都這麼方便時,你就會情願留在家中舒舒服服煲住劇、打住機等外賣仔來了!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香港太方便 網店做唔掂?

自駕車的攔路虎是你和我

這個週末在馬路上遇到一件事情,令我有感而發要在這裏發發牢騷。 話說我家附近有一個T字型的迴旋處,星期天我如常駕車回家。我從T字型路口的垂直方向來到迴旋處,向右望望,見沒有車便駛進迴旋處。這時候,一架車從左邊的路口駛近,他本應在讓車的虛線位置停下來讓我先過--因為我是已經駛進了迴旋處,又是從他的右邊來。但他卻並沒有這樣做,反而是無視我的存在,在我面前直衝直過!還好這不是我第一次遇上這種情況,所以當我望見他時已經特別留意一下, 沒想到真的遇上這種魯莽的司機,完全不顧交通安全、不跟從「迴旋處內車輛有優先權」的規則就衝出來。我特意響按幾聲提醒他,那司機聽見望過來,臉上一點歉意都沒有,反而還睥了我一眼,可怒也! 其實這不是最過分的一次。有一次也是類似的情形,不過我遇上的是一輛單車!那次真是很危險,因為單車速度不快,我要硬生生的煞車讓路給他,否則我是真的會撞上去! 而且單車是「皮包骨」,撞到他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那次我真是忍不住,馬上往車窗外對他破口大罵,踏單車的反而還理直氣壯倒罵我,說什麼「單車在馬路上有優先權」,所以即使我已經入了迴旋處,也應該是我讓他,氣得我差點跳起來!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種如果不是故意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是連交通規則都不懂的「司機」,所以才發生這麼多交通意外。本來如果大家都跟隨交通規則,我相信以現時的科技,自駕車開上一、二百公里也不會出狀況;不過大家之前可能讀過新聞,說自駕車正式在馬路上測試時出現一些問題;我想問,問題的根源,其實是無人駕駛,還是「有人駕駛」呢? 試想像,一輛自駕車在灣仔告士打道上以時速限制70公里行駛,剛過了演藝學院後準備在雙白線完結之後,就打燈往右轉線過去銅鑼灣方向。這時右手邊那架車的司機,不但超速,還貪圖一時之快,沒有打燈也沒有等雙白線完結,見有一點空位就往左切線過來了。如果是一條只容自駕車的馬路上,應該不會遇上這種事情,亦不需要特別用AI什麼的去學習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可惜它們遇上了天生差勁的人類駕駛者。 説回之前的例子,如果因為這位亂切雙白線的司機撞上了新開發的自駕車,社會輿論大概都會集中說無人駕駛的技術未夠成熟… (下省一千字……) 卻無視了這些不守規則的人類,才是製造這突發事情的始作俑者!反而如果一個城市全部車輛都是自駕車,好好遵守交通規則,甚至乎馬路上的無線網絡會事先溝通了互相的位置及將要做的行動,整個交通網絡會是既安全又暢順。 今天自駕車的研發工程師,可能要花上無限時間,「教曉」自駕車如何應對那些魯莽人類駕駛者不能預測的行為;而事實上這些行為可以發生在不同場景及不同情況--你是根本不能通通預計到的。結果是今天我仍要自己開車,每每來到家附近的這個T字型迴旋處時,都要特別打醒十二分精神,防備這些不守規則的道路使用者。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自駕車的攔路虎是你和我

29+1

2010年,我記得當時好像是看到報導,也忘了是說一位女生是詹瑞文的高足還是被喻為「女版詹瑞文」,一個人做一套叫「29+1」的獨腳戲,而且已經是第6次重演,應該不會是伏!就決定買票去看,認識了彭秀慧。我想,其實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那年正好是我將會踏入自己的29+1,所以對這題材更有共鳴,推使我去看這個劇。當天看完後沒有很深的感受,大概只是覺得劇是蠻好看的,橋段的細節位都也很貼地;這個姓彭的女生演出有點誇張但都不錯,而且一個人演起這麼多幕很厲害!到了今天我已經過了29+1的年代很久了,看29+1的電影版時,很多橋段看到了就想起在舞台劇的演出,例如一開始講女士上班前在「不願上班的心情下」的種種準備,還有結婚派帖不要派餅卡改派面膜的提議。大概電影版不再有獨腳戲的局限,加上出盡人情牌找客串,整個故事看起來立體很多。雖然這幾年萬幸我沒有經歷很多事情,但今天再看29+1一遍,感受卻深得多,好像看到過去7年由我決定離開銀行界後經歷過的一些心路歷程,又或者是一些我心裏面已知道將來一定會遇到的悲歡離合。望著今天辦公室裡年輕的一群,我也會想你們的29+1將會是怎樣呢? 片尾出字幕時,播出一些29+1的舞台劇片段,向觀眾們分享了它的歷史。2005年,就是彭秀慧30歲的時候,29+1首次公演。當時的演出是在藝術中心的麥哥利小劇場 — 那是一個真的很小很小的劇場。一個充滿藝術理想的女生,踏入三字頭,毅然在那裏開始她的獨腳戲;一路走來,一步一步的踏上了演藝學院的台板,今天更有機會將她的創作搬上大螢幕。沒有看過舞台劇的人,可能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劇本,卻無法感受到劇本背後的真正故事。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是沒有看過29+1的舞台劇,你其實是不能完全感受到故事的真諦。 電影中主角林若君的老闆 Elaine 說,人生到30歲就是剛好一個 saturn cycle,所以三十歲時會開始有很多不同的轉變。這其實我有一點不認同,我覺得現代人 — 尤其是女性 — 大大的誇大了「30歲」這個關口。現代人一般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四五年後,就大概來到30歲吧。這時候叫做已賺了也儲了一些錢,心裡不再想每天營營役役上班下班,開始想生活中有一些追求、轉變。加上現代香港人對「三字頭」這三個字特別敏感,所以到29+1這年頭,「想轉變」的想法就特別容易湧出來了。亦很多人可能以踏入三字頭做藉口,扚起心肝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行起來。 人生苦短,做行動派其實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想當年我也是在這個時候作出了人生的決定 — 當然我的情況有點不同啦,當天並不是我放棄了我的工作,是我的公司放棄了它自己再連累我:如果當日公司沒有倒閉,可能我今天仍然是在 IFC 返工呢!也不能如現在每隔一些時候在這裡就寫一篇廢話給大家看;每天大概會像林若君般,早上起床就要行屍走肉地倒數著她不想上的班。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