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朋友

轉咗去間新startup返工, 唔經唔覺已經半年啦! 呢半年來除咗返工比較忙之外,亦因為比較集中寫我兩個網上有關startup嘅專欄,荒廢了無乜寫那些風花雪月的事情。經過咗半年適應期,現在希望可以喺個窿度走返出來,不再寫來寫去都係startup,所以決定要重出江湖,再次花點時間寫寫那些無謂嘢先! 唔知你係一生之中, 有無遇過一啲人係這麼近那麼遠? 例如我屋企照顧咗我十年以上嘅菲傭姐姐, 十年來朝見口晚見面;但當佢離開咗我屋企之後, 就冇再見過面講過一句說話了。雖然佢來到我家的時候我已經係一個中學生,講真大家之間嘅感情不算深厚,基本上真的只是一個僱傭關係。但畢竟大家同一屋簷下過了十個寒暑,就這樣說一聲再見後就不再見了,想起其實都有點兒唏噓。或者是我不懂與其他人 keep in touch 的問題吧! 不過其實有時腦中閃過也有不少類似的情形。有些人你可能有段時間每天每星期常常見,但當過了那段日子之後,與他的聯繫卻突然銷聲匿跡。例如,有些日子我每星期都會去看一位中醫師,斷症時大家有傾有講,好似朋友一樣。言談間,我知道他其實心目中的想法,是到國內跟師傅一起修行;他常常掛在嘴邊說:時機到了,就會放下香港的一切,跟師父修行一段以年計的時間。大家也知道看中醫這事情,其實都幾花時間,每星期都要騰出一天放工後,特意趕去中醫診所。所以,當身體沒事沒幹,就可能停下一段時間。不過每次當我再回去看這位醫師時,大家又會像見到老朋友般,又再在診症以外有講有笑。有一天,介紹我看這位醫師的朋友跟我說,醫師沒有做了。他真的回到國內去修行!我突然想起,這些年來其實大家都沒有留一個聯絡,可能大家都心想:過一段時間大家又會在診所碰面,所以這一個曾經是我生命中每星期都見的「朋友」,轉眼間就溜走了,想起都覺得有點可惜。 當然這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是一個不斷重覆的輪迴。由中學開始,那些你每天都見面、一起在學校出生入死的同學仔,我相信大部份到了今天,你能夠每個月見一次面都已經是非常難得,應該還有不少可能是每年一度的聚餐都未必見得到。在美國讀大學時,有幾位朋友,大家同住在一座大廈之內,幾乎天天是一起上學、一起吃中飯、一起叫外賣吃晚飯;還有每個週末不能錯過的四方城約會!畢業後大家各散東西,大家所居住的 time zone 也不同,有幾位連聯絡也幾乎沒有了。每年唯一留下的溝通,可能只是生日的時候互相在對方的臉書上寫下一句「happy birthday」。 可能人就是要一直往前看,這般的想起「舊時」只是一瞬間的感性,到了明天早上起床,又要準備一整天工作上的挑戰,自然也沒閒在這裡扮憂鬱了。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消失的朋友

送餐平台KO對手必殺技

上次分享了送餐平台如何處理 cold start problem,不過這只是做好平台的第一步;其實做甚麼生意都好,要了解經營上細節的 know how,是一點都不簡單的事!送餐平台都明白這個道理,而他們解決這難題的招數,就是…… 請對家舊員工 將人家實質的工作經驗據為己有!人家「東家唔打」有很多原因,所以對家不要的員工不一定是不濟的;加上他既然已在這行頭裡做熟了,不但上手快,而且有時候更可以根據經驗改善新公司的做事方式,避免重蹈一些舊東家已蹈過的覆轍。有時候,即使自己公司其實沒有空缺請人,都應該跟這些舊員工見見面。一來,見了面如果發覺他其實是很厲害的人馬,會否考慮調動一下公司架構,將他收歸旗下? 即使不能即時聘用,亦都可以把他放進shortlist,將來有機會時再行聯絡。相反地,如果發現他確實只是空殻一個,也不要緊,因為在與他見面時能打探市場資訊甚至是對家軍情,也是有大大的好處。事實上,有好些時候,公司出招聘廣告志不在請人,只是意在想從面試者的經驗吸取資訊--這方法在開發新功能時尤其有用! 話說回頭,送餐平台在同事們一番努力之下,總算準備就緒,是時候要大肆宣傳一番,吸引香港人的眼球!他們聲勢浩大的在鬧市中,大派免費贈券吸引人群到平台落柯打,反應非常不錯!大家急不及待盯著電腦,期待訂單的出現…… 深入虎穴挑機 訂單源源不絕,比大家預期中還要好!正當大家互相慶祝時,卻突然發現…… 何解大部分訂單都是送同一個地址?!接著更發現原來這是競爭對手搞的鬼!他們找人在街上拿了一大疊贈券,然後就瘋狂下單買「免費」食物;這樣做一來在燒對手的錢,二來趁對手剛起步,系統、車隊等等未夠成熟,就給他們一個「壓力測試」,嘗試擊潰對方的系統!有平台同事見到這些搞事訂單,提議把它們全數取消掉一了百了,不過其他人馬上指出,由於糸統收到訂單後會即時自動通知餐廳,所以有好些訂單已經是「準備中」,取消的話反而會打擊餐廳對平台可靠性的信心,萬萬不可;但如果只如實將訂單若無其事的送過去,對手可能之後會繼續用同一招「玩嘢」。 經過團隊「退庭商議」後,決定先派同事守在電腦前,將那些餐廳未接的惡意訂單拿掉。接著送餐平台GM(總經理)決定親自扮演「外賣仔」的角色,拿著一袋又一袋的食物深入虎穴,直搗黃龍! 當平台GM親手將食物送到對手辦公室的茶水間時,他們的同事馬上四方八面地湧向--不是枱上的食物,而是平台GM的身邊! 「送餐平台給你多少工資?」 「他們現在有多少個車手?」 「他們系統是怎樣跟餐廳和車手對接?」 「他們是從哪裡聘請你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在追問眼前這位「外賣仔」。終於,只見「外賣仔」不徐不疾脫下頭上的鴨咀帽,輕描淡寫地向大家介紹:「Hello!我是送餐平台的香港區GM,想拜會你們公司的總經理。」 大家食物都沒有拿就馬上雞飛狗走! 送餐平台GM當日走出對手公司大門之後,就再沒有收到一張搞事訂單了。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送餐平台KO對手必殺技

送餐平台生存第一式

今天大家走在香港的街道上,看見一架又一架不同顏色的送外賣電單車已經是見怪不怪,但數數手指原來網上叫外賣的服務在香港只是流行了不足3年。早前有機會聽到了其中一個送餐平台剛進軍香港時的趣事,不單有趣而且亦充滿了經營初創的智慧,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有試過由零開始做一間服務性的初創,你會明白找你的第一個客戶是最最最困難的事情,我們稱這為 cold start problem。以小弟當年做共享工作空間 (co-working space) 的經驗為例,當我們設計得很型格的工作空間裝修完畢後,幾位拍檔心想一個這麼好的空間,客人一看應該馬上會愛上這裡然後簽約加盟! 但實情是,雖然正如我們所料,上來參觀的客人評價都很好,但第一個星期我們卻是一個客人都拿不到!後來一位朋友上來參觀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大家上來看到一個空空如也的工作空間,都不願做第一隻「白老鼠」;人人心底裡都有一種羊群心態,想見到有人試過了,才加盟。於是乎第二個星期我們就請了一班朋友義務到我們的空間裡工作 (或假扮工作),讓空間裡多了些人氣。果然,不消幾天我們就簽下了第一個客人! 這間送餐平台也遇上了類似的情況。他們雖然在世界上不少地方已經打出名堂,但來到香港又是變回新丁一名 , 香港人都沒有聽過它的名字。所以當他們剛起步想邀請餐廳加盟到它的餐廳網絡時,走訪了大大小小的餐廳但都是空手而回,因為沒有人想做它平台上的第一間餐廳!於是,他們也用上了我們的那一招:有一位同事的媽媽是烹飪能手,大家就在平台上為她開了一間「餐廳」,然後去到其他餐廳招商時就跟餐廳老闆說:我們已經開始逐漸為新加盟的餐廳上架,歡迎你隨時下單試試我們的速遞服務! 果然,有餐廳老闆「中計」,在平台從同事媽媽的「餐廳」叫了外賣!同事們見到馬上急電伯母,請她出手弄幾個小菜,再由一位同事親自扮演車手的角色,將食物以最誠懇的態度送到餐廳老闆的手上。老闆對這個特別款待的服務當然是非常滿意,對平台的印象分大加,最後決定加盟,成為了第一間加盟店了!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送餐平台生存第一式

創業難,創業做社會企業就更難!

早前去了看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 Social Innovation Challenge 2017,看到六支隊伍分享他們創立的社會企業。其實創業難,創業做社會企業就更難!因為本來初創要做到賺錢已經是一個大問號,社會企業背負著更多的道德責任下,要賺錢就有如是十個問號!所以我對於這班有心人是特別的肅然起敬! 六支隊伍各有長短,不過冠、亞軍兩隊明顯比其他隊伍做得成熟;大會除了由評判選出的贏家外,還有一個現場觀眾一人一般票的「我最喜愛社創項目大獎」,我投這一票時也在這兩支隊伍中左右為難!所以今天決定將兩個隊伍的概念都跟大家分享一下! GreenPrice Supermarket GreenPrice 雖然僅僅飲恨得亞軍,不過卻得到「我最喜愛社創項目大獎」!看 GreenPrice 的介紹,第一樣學到的是:原來過期食物都食得㗎!雖然我在屋企已經習慣食過期食物 (又是買得太多之過…),不過每次都被阿媽哦話食過期食物會食壞肚,這次終於得到平反! 很多人可能都好似小弟般,知道食物有使用日期標籤,自自然然認為見到過期就不能食用啦!但沒有留意標籤其實是有兩種的。第一種叫「此日期前食用」(Use by Date),常見於相對保鮮期較短食物如牛奶、果汁,這些食物過了期是真的會壞掉,所以是絕對絕對不要吃!而第二種叫「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 Date),即是過了期質量只是由「Best」變成「not best」,但仍可以安全食用!當然,如果食物是過了「最佳食用日期」很長時間的話,就不建議食用了! 解釋了一大篇,終於可以講 GreenPrice 的理念是甚麼了。雖然很多食物過了「最佳食用日期」都仍可食用,不過商家通常都會因為它們「過期」而丟掉;GreenPrice 就是以低價向這些商家買入這些過期食物 — 一來不用白白浪費食物,二來可以讓有需要人士以較相宜的價錢買到食物。我記得之前讀過一段新聞,法國立例禁止超級市場將未過期食物隨意丟棄,而要捐贈於慈善團體;現在 GreenPrice 的做法比之再行前一步。 Beams Creative Beams Creative 所針對的問題也是與浪費有關。香港是出了名的會議和展覽中心,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也提出了興建會展第三期的建議。不過,這些每次只維持幾天至一、兩星期的展覽,每次換展覽時拆卸攤位就產生大量的垃圾,非常浪費。Beams Creative 的幾位創辦人之前就是在大公司為這些展覽商設計、裝卸、再拆卸、丟棄這些展覽攤位,看見業界這般浪費實在是於心不忍。所以走在一起,希望用他們在建築、設計的專業知識,做出一些儘量少浪費的展覽攤位。 要減少浪費,第一可以使用一些能循環再用的物料,第二就是在設計這些攤位時,一些部份是已經預期拆卸後可以留下來再用。這兩點講出來,其實不是甚麼驚為天人的道理,不過就是沒有人做。在香港,最大的展覽主辦單位是香港貿發局 (HKTDC),而獲批准在貿發局旗下展覽搭建攤位的,只有寥寥幾間承辦商。現在香港展覽垃圾仍然這麼多,只能說大概他們沒有從環保這方面著手改善吧! 本來我心裡以為業界少有重用這些材料的原因是因為香港的運輸、存倉費用昂貴,所以重新做一次比循環再用在價錢上更划算;但 Beam Creatives 舉出了幾個他們已經做過的例子,證明其實這是一個謬誤,只要在設計和選擇材料時留意一下,重用不單是環保亦能幫客戶省錢!所以希望 Beam Creatives 能夠起一個帶頭作用,將展覽業界的浪費風氣逐漸改變。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創業難,創業做社會企業就更難!

視障人士的希望 韓國初創 Dot Incorp

這次韓國 startup 之旅除了參觀了一堆 co-working space 外,青協還特別安排了我們參觀一間名為 Dot Incorporation 的韓國 startup,因為去年中時它的 CEO Eric Kim 來了香港參加香港青年協會舉辦的世界青年創業論壇,所以這次我們禮尚往來去「探班」! 要介紹 Dot Incorp 是做甚麼,最好就是先去片! Dot Incorp 的第一個產品,就是一隻智能凸字手錶 Dot Watch。原來智能電話面世了接近10年 (第一代 iPhone 2007年推出),當大家享盡它帶來的方便時,對於失明或者視障人士來說,他們還處於只能講電話,或者用凸字手錶讀時間;WhatsApp、Google Maps是大家每天必需的 app,但視障人士就無得用。Dot Watch 就是為了填補這個空隙而誕生! Dot Watch 錶面上共有24個點,分成4組,24個點會自動跳動流水式顯示凸字,就好像將一本有聲書 (audio book) 用凸字「讀」出來,將資訊通知用家。譬如當一位視障人士用 Google map 時,Dot Watch 會將 Google map 上的最新指示在錶上跳動出來,這樣他們就可以跟大家一樣四處走!本來不少視障人士就已經因為自己的殘缺而不願意走出去接觸這個世界;在發明了智能電話後,平常人好像「聰明」了一點,但不能用這些新科技的視障人士卻原地踏步,結果是跟大家的差距更遠了。有了 Dot Watch 就可以幫助他們更容易融入這個世界。我記得有一次在巴士上看到站頭有一位視障少女在等巴士,手上拿著一張大大隻字寫著「40,40M」的A4紙,天真地站在路邊等… 等開40號巴士的司機大佬見到停站。我當時看見心裡感到一絲無奈,但另一方面佩服她不甘於受制視力上缺陷的勇氣。將來有了Dot Watch,配合巴士公司的手機app,她就可以收到40號巴士的即時位置,到時就可以如其他人一般在巴士到站時伸手截車了! 小弟在香港這個先進城市,以為盲人懂得凸字是理所當然的事,聽完 Dot Incrop 的崔小姐的介紹才知道,視障人士要學習凸字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首先,原來凸字機是一個接近 monopoly 的生意,因為大家認為它不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產品,無新的市場參與者願意研發;所以今時今日的凸字機器,還仍然是牛龜般又大又重!而且閒閒地要US$2000-3000!相對地 Dot Watch […]

Read More 視障人士的希望 韓國初創 Dot Incorp

蘇局長,你對美食車太樂觀啦!

美食車食品貴?蘇錦樑:排隊人數係對價錢嘅肯定 美食車先導計劃首批11架美食車前日起營業,但被批評食品偏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今日說,現時評論人流言之尚早,但這兩日排隊人數不少,希望勢頭延續。對於有認為食物價錢昂貴,他指由排隊人數可看到,旅客和市民都覺得美食吸引,相信他們排隊支持就是「對價錢有一定肯定」,亦相信經營者會因應市場需要調整價格。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205/56264166) 看了蘇局長的回應,我忍不住「哈哈!」的笑了出來!你知道嗎,香港執得最多最快就是餐廳。租金貴、生意做得好又會給無良業主開天殺價固然是原因,另外就是香港人太貪新鮮了,「新屎坑」之後就會另覓新歡。 我以這幾個月在銅鑼灣親眼看到的做例子。公司對面早兩個月開了間主打特色雞蛋仔的小食店,我看見它的餐牌,自己都垂涎三尺,尤其是它的金莎朱古力格仔餅!所以我在它開張不久就「蛇王」落去買下午茶 (shhhhhh…) ,果然是好好味呀~~~ 即使未到放工時份,排隊買的人也很多,我都等了近二十分鐘才拿到那份新鮮出爐的格仔餅。 兩個月後我再「蛇」落去買下午茶的時候,人龍不再。舖面收單的哥哥由忙到無停手變成企係到等客落柯打。是因為水準差了嗎?食落又唔覺,大概是熱潮過了,貪新鮮的香港人又去吃其他美食了。 食品味道好的一間尚且由大賺特賺變成生意尙可,隔一個街口的蜜瓜包的景況就更嚴峻。本來它挾著來自日本的 gimmick,剛開張也是門庭若市,排隊的人龍閒閒地十多廿人,還每人限買兩個幾巴之敝!即使覺得三十多元有點貴,我也趁墟也買了個試試… 噢唓~~ 原來只是一個新鮮的星球包,裡面夾了雪糕,還要是很普通很普通那種!非常失望及頓時覺得極度呃錢… 果然,香港人的味蕾都不是省油的燈,兩個星期不到那條人龍就消失了。 講咁耐,都係想話,你美食車新開張,連香港人都想趁周末放假專程過去試吓新嘢啦!不過第一唔知食物水平如何,第二食物價格不便宜 — 本地人試過後會否再去幫襯,好難講!所以係咪真係蘇局長講到咁好景?! 蘇局長,等多兩個月再講啦!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蘇局長,你對美食車太樂觀啦!

到韓國創業去

上次分享了小弟對韓國創意工業發展的感受與愚見,今次想講講這次旅程中認識了的幾個創業團體。如果你想發展韓國市場,他們可能可以幫到你。 Seoul Center of Creative Economy and Innovation (CCEI) CCEI 應該是韓國裡其中一個最大型的 startup 網絡,它是由韓國政府、多個地方政府和幾間大型私人企業合辦,全國擁有共17個中心支援創業者。每一個中心都由不同的企業資助 (都係 Samsung、SK、LG 之類啦),所以會專注於不同的範疇 (如軟件、硬件、電子通訊等)。我們參觀的首爾 CCEI,短短兩年間已經幫助超過400間 startups 和 SME 籌得2億美元的資金和貸款,中心面積雖然不大但每年有超過70000名用戶。負責人朴先生當天還介紹了好幾個中心 incubatee 發展的 startup 的產品,主要是 hardware 為主。而當地導遊看了朴先生的名片後告訴我們,朴先生領導的另一個團體是直屬總統府,來頭不少! 我參觀後的感覺是肯肯定這中心擁有最多的 connections,不過它的使命偏向協助韓國本土初創邁向世界,多於協助外國企業打入韓國市場--從它的網站連英文版都無就知道。所以我認為如果是初到「韓」境,CCEI 未必是最幫到手。 Maru180 & SparkLabs SparkLabs 是處於 Maru180 這 co-working space 的一個 aceelerator program。相比起 CCEI,SparkLabs 的背景國際化得多。負責人 Eugene 在矽谷浸過咸水,幾位創辦人有韓國本地薑也有老外。SparkLabs 主打 early-stage 的初創,每間被選中的初創它都會投資 US$25000,而且還能免費使用 Maru180 的 co-working space;每一期「畢業」的 startups 都有機會在 demo day […]

Read More 到韓國創業去

淺談韓國創業環境

聖誕前有機會跟隨香港青年協會去韓國參觀首爾當地一些推動創意工業的機構及與初創企業交流。小弟不敢說經過短短5天的行程就變成了「韓國通」,不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所見所聞。 雖然過去十年八載韓國的科技發展有「超日趕美」的感覺,K-pop 更在全球大受歡迎 — 當年一隻 Gangnam Style 可以將大叔變明星,而近來韓劇受歡迎的程度,據聞現在香港的很多印傭菲傭閒時也是手執平板電腦看有印尼文/菲律賓文字幕的韓劇! 不過,在韓國人眼中,「創意工業」在當地只是剛起步了幾年。當地的社會文化,仍然是著重讀好書入好公司;所以我們說香港的父母為小孩的未來變得怪獸,其實韓國的讀書壓力比香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大部份人都視畢業後入 Samsung、LG、Lotte、Hyundai 等當地壟斷式集團企業為目標。一個年青人畢業後話「我要創業」是會被人視之為異類。 直至近幾年,韓國政府漸漸意識到只是靠幾大家族壟斷的韓國經濟存在隱憂。剛讀了《信報月刊》介紹韓國的報導,講到 Samsung 家族在韓國的生意遍佈各行各業,壟斷著韓國的 GDP;去年 Samsung Galaxy Note 7 的爆炸事件已在悄悄動搖當地經濟。另外也大概從 K-pop 的大成功得到啟發,所以韓國政府開始著重扶持創意工業的發展。聞說剛被罷免的 (前) 總統朴槿惠是大力推動創意工業支持者,所以有一個說法是朴槿惠被罷免後,下任總統會否繼續重點支持創意工業,也是一個未知數。 這次5天的行程,參觀了好幾間首爾的 co-working space 和 accelerator,還得到他們的負責人跟我們分享心得。交談之中,他們有好幾位都表示非常欣賞內地創意工業發展速度之快,認為韓國年青人跟內地年青人最大的分別是,內地人唔怕輸。 張家輝都講過:「怯,你就輸咗成世!」這說話打拳啱用,做 startup 就更啱用!韓國的年青人創業時最大的障礙就是怕輸怕失敗 (failure),所以這些創業導師 (mentor) 除了為他們的產品提出意見外,亦很著重灌輸「不要怕失敗」的心態。小弟也是創業的過來人,幾年來反反覆覆無乜成就的日子一點都不好過;過著只有付出沒有成績又沒有收入的日子,加上社會不支持創業的風氣下,心態上的確會很容易形成害怕失敗。 頭幾天我們在當地碰見的 startups,點講都是在韓國泱泱大國中脫穎才能進入這些 accelerator,不過小弟就覺得他們所做的東西都不是很特別,亦欠缺一點國際視野 — 應該說是當我們看見 Samsung 在世界的電子市場上手執牛耳時,我會期待當地的 startups 會有一些比我們在香港所能見到更爆的點子! 直至旅程最後一天遇著 2017 Startup Worldcup 韓國分站的決賽,最後10強上台 pitching 爭奪出線到明年3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總決賽。這10強的產品就有驚喜啦!包括用手指按著耳朵就可以聽到的電話、快速檢驗毒奶的保暖瓶、可以自製機械工具的小機械零件 (building blocks) 等等,而最後勝出的是讓牛隻吞下的監測藥丸,配合分析軟件可以掌握農場裡每一隻牛的健康狀況。 這10強的共通點是他們多數背後都有由韓國幾間大科技公司的前員工坐鎮做研發,所以可以開發出這些甚有水準軟件加硬件的新產品。以目前韓國的優勢來說,這種「軟加硬」創新產品似乎仍是他們最有優勢的地方。 […]

Read More 淺談韓國創業環境

地鐵你當我哋乞兒咩

近年來一個為全香港人話圬就是地鐵年年賺錢但唔知點解都年年加價的「可加可減」機制。為了平息「民怨」,地鐵最鍾意做即日第二程九折,但又做一陣又唔做一陣 — 近來又完了。 取而代之是甚麼? 第一、生日之星。這其實已推了幾個月,我以為只要是我生日月份就可以去 counter 拿生日優惠,去到一問原來每個月只有一日咁大把的「生日之星」,其餘30日生日的朋友?Sorry 乜都無!   第二、在第二程九折優惠完結後,新推出的是: 1) 每個月 AND 2) 第一個 AND 3) 星期六 成人可以以小童價搭車。 本來見到「生日之星」整個月只得一日已經唔多順超,點知再推一個又係咁!真心嬲! 政府一直以來讓地鐵發展上蓋物業去幫補,令它們年年賺大錢;現在回饋乘客,就小家成咁。我不知道地鐵的管理層點諗,但他們真的認為乘客會為這大多數人拿不到的優惠而多謝你嗎?以「生日之星」為例,每個月有一個人會多謝你份生日禮物,但全個月剩餘無得攞優惠的30人都在葡萄,齊齊「cher~~~」你一聲。至於那個甚麼甚麼星期六優惠,香港推行了五天工作制多年,星期一至五打工仔日日一定搭地鐵返工 (隨時仲要搭好遠),你就乜優惠都無;專登揀大家唔一定要搭地鐵的日子送優惠,講到尾其實只是想週末多d人搭,認真多謝晒~~~ 老實講,優惠俾得咁孤寒,倒不如唔好俾啦!你當全香港人乞兒咩!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地鐵你當我哋乞兒咩

UNICEF 慈善跑 2016

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 UNICEF 慈善跑,很可惜,因為整天都在下雨,賽道狀況不佳,星期日凌晨二時多取消比賽。 當天零晨二時多,小弟已收到了 UNICEF 的SMS 和 email 通知,Facebook 亦已發了通告;我5時多爬了起身讀了訊息,當然馬上爬番上床再瞓過! 早上起床打開窗簾,出太陽喎!天氣不知多好!之後上網到 UNICEF 的 Facebook 看看,第一個 post: 【緊急通告Urgent Notice】原定於今天(2016年11月27日)舉行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慈善跑2016因天氣惡劣關係決定取消。主辦機構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與協辦機構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在場地進行了風險評估及跑道測試後,認為不適宜進行比賽,基於跑手的安全理由為重,大會決定取消有關活動。大會正與場地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商討,如有進一步消息將作另行通告。市民如有查詢,可致電6898 4715或6898 4765。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 2016年11月27日 識得睇當然睇 comment !有讚有彈。有人話 UNICEF 以跑手的安全為先,果斷決定軌䌫;又有人為 UNICEF 講説話,相信他們籌備多時的活動,他們自己都不希望就這樣一下子告吹,取消也只是逼於無奈;也有人認為天氣其實並不是太差,不應貿貿然取消,應該讓跑手自己決定。我會説讚與彈留言的比例大概是4:1吧。 之後 UNICEF HK 總幹事再在風雨飄搖的現場拍了片仔,有條有理地仔細解釋大會的難處和是次決定的原因,再看看這個 post 的留言,明顯地批評的聲音少了。 UNICEF HK 總幹事劉玉燕在賽事中心,向大家宣佈 UNICEF 慈善跑2016 因天氣惡劣關係決定取消。 想説的是,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大家左一言右一語,那種 viral effect 可以去得好快;所以危機應變要主動做和做得快,儘早控制著情況。今年最為人津津樂道就是黎天王取消個唱後馬上現身認錯兼補鑊,將個公關危機大腳解圍!而這次 UNICEF 活動除了認真跑的參加者外,亦是一個親子活動,星期日的賽道狀況絕對不適合,但若只是局部取消部份組別只會令事情更混亂。而且因風雨關係,工作人員根本不能設置賽道,又點比賽呢?工作人員都是逗份糧逗份糧甚至只是volunteers,難道要人搵命搏咩!不過有些人,就是沒有為別人想得這麼周詳囉!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

Read More UNICEF 慈善跑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