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韓國創業去

上次分享了小弟對韓國創意工業發展的感受與愚見,今次想講講這次旅程中認識了的幾個創業團體。如果你想發展韓國市場,他們可能可以幫到你。 Seoul Center of Creative Economy and Innovation (CCEI) CCEI 應該是韓國裡其中一個最大型的 startup 網絡,它是由韓國政府、多個地方政府和幾間大型私人企業合辦,全國擁有共17個中心支援創業者。每一個中心都由不同的企業資助 (都係 Samsung、SK、LG 之類啦),所以會專注於不同的範疇 (如軟件、硬件、電子通訊等)。我們參觀的首爾 CCEI,短短兩年間已經幫助超過400間 startups 和 SME 籌得2億美元的資金和貸款,中心面積雖然不大但每年有超過70000名用戶。負責人朴先生當天還介紹了好幾個中心 incubatee 發展的 startup 的產品,主要是 hardware 為主。而當地導遊看了朴先生的名片後告訴我們,朴先生領導的另一個團體是直屬總統府,來頭不少! 我參觀後的感覺是肯肯定這中心擁有最多的 connections,不過它的使命偏向協助韓國本土初創邁向世界,多於協助外國企業打入韓國市場--從它的網站連英文版都無就知道。所以我認為如果是初到「韓」境,CCEI 未必是最幫到手。 Maru180 & SparkLabs SparkLabs 是處於 Maru180 這 co-working space 的一個 aceelerator program。相比起 CCEI,SparkLabs 的背景國際化得多。負責人 Eugene 在矽谷浸過咸水,幾位創辦人有韓國本地薑也有老外。SparkLabs 主打 early-stage 的初創,每間被選中的初創它都會投資 US$25000,而且還能免費使用 Maru180 的 co-working space;每一期「畢業」的 startups 都有機會在 demo day […]

Read More 到韓國創業去

淺談韓國創業環境

聖誕前有機會跟隨香港青年協會去韓國參觀首爾當地一些推動創意工業的機構及與初創企業交流。小弟不敢說經過短短5天的行程就變成了「韓國通」,不過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所見所聞。 雖然過去十年八載韓國的科技發展有「超日趕美」的感覺,K-pop 更在全球大受歡迎 — 當年一隻 Gangnam Style 可以將大叔變明星,而近來韓劇受歡迎的程度,據聞現在香港的很多印傭菲傭閒時也是手執平板電腦看有印尼文/菲律賓文字幕的韓劇! 不過,在韓國人眼中,「創意工業」在當地只是剛起步了幾年。當地的社會文化,仍然是著重讀好書入好公司;所以我們說香港的父母為小孩的未來變得怪獸,其實韓國的讀書壓力比香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大部份人都視畢業後入 Samsung、LG、Lotte、Hyundai 等當地壟斷式集團企業為目標。一個年青人畢業後話「我要創業」是會被人視之為異類。 直至近幾年,韓國政府漸漸意識到只是靠幾大家族壟斷的韓國經濟存在隱憂。剛讀了《信報月刊》介紹韓國的報導,講到 Samsung 家族在韓國的生意遍佈各行各業,壟斷著韓國的 GDP;去年 Samsung Galaxy Note 7 的爆炸事件已在悄悄動搖當地經濟。另外也大概從 K-pop 的大成功得到啟發,所以韓國政府開始著重扶持創意工業的發展。聞說剛被罷免的 (前) 總統朴槿惠是大力推動創意工業支持者,所以有一個說法是朴槿惠被罷免後,下任總統會否繼續重點支持創意工業,也是一個未知數。 這次5天的行程,參觀了好幾間首爾的 co-working space 和 accelerator,還得到他們的負責人跟我們分享心得。交談之中,他們有好幾位都表示非常欣賞內地創意工業發展速度之快,認為韓國年青人跟內地年青人最大的分別是,內地人唔怕輸。 張家輝都講過:「怯,你就輸咗成世!」這說話打拳啱用,做 startup 就更啱用!韓國的年青人創業時最大的障礙就是怕輸怕失敗 (failure),所以這些創業導師 (mentor) 除了為他們的產品提出意見外,亦很著重灌輸「不要怕失敗」的心態。小弟也是創業的過來人,幾年來反反覆覆無乜成就的日子一點都不好過;過著只有付出沒有成績又沒有收入的日子,加上社會不支持創業的風氣下,心態上的確會很容易形成害怕失敗。 頭幾天我們在當地碰見的 startups,點講都是在韓國泱泱大國中脫穎才能進入這些 accelerator,不過小弟就覺得他們所做的東西都不是很特別,亦欠缺一點國際視野 — 應該說是當我們看見 Samsung 在世界的電子市場上手執牛耳時,我會期待當地的 startups 會有一些比我們在香港所能見到更爆的點子! 直至旅程最後一天遇著 2017 Startup Worldcup 韓國分站的決賽,最後10強上台 pitching 爭奪出線到明年3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總決賽。這10強的產品就有驚喜啦!包括用手指按著耳朵就可以聽到的電話、快速檢驗毒奶的保暖瓶、可以自製機械工具的小機械零件 (building blocks) 等等,而最後勝出的是讓牛隻吞下的監測藥丸,配合分析軟件可以掌握農場裡每一隻牛的健康狀況。 這10強的共通點是他們多數背後都有由韓國幾間大科技公司的前員工坐鎮做研發,所以可以開發出這些甚有水準軟件加硬件的新產品。以目前韓國的優勢來說,這種「軟加硬」創新產品似乎仍是他們最有優勢的地方。 […]

Read More 淺談韓國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