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二毛錢
最近三色台的財經節目探討共享經濟 (Sharing Economy),還介紹了幾間香港的本地薑。有點手痕,讓我也分享我的「二毛錢」 (my two cents) 全球對共享經濟的嗤之以鼻,源於 Uber 和 Airbnb 的急速冒起。普通人對這種嶄新的經營模式有點驚為天人的感覺;想創業的就有如18世紀去舊金山的淘金者般,眼裡看到是遍地黃金的機會。 首先,共享經濟的要點是「共享」兩字,現在有一些公司的營運模式是先買了一些貨品,再分租給客人,這就不應該被分類為「共享」。例如我發現香港越來越多人喜歡玩 boardgame,但認為一盒一盒的 boardgame 需要太多空間存放,而且一班人聚在一起會時時想玩新的 boardgame,所以我看到了商機,買入一些好玩又受歡迎的 boardgame,再放上網,讓用家足不出戶,用滑鼠按兩按就可以租得到,幾方便!概念上好像很新頴 — 沒有人想過 boardgame 都可以租,實在太創新了!不過這跟我們以前去 blockbuster 租電影其實又有甚麼分別?而且最大問題是未能享受到共享經濟的最大優勢:免卻存貨的投資和風險。 第二,是不是所有東西都值得「共享」?雜物房裡面的士巴拿你一年用多少次?書架上的書你一年讀得了多少本?衣櫃裡那些上年的名牌手袋買的時候價錢不低,就這樣放著多浪費!如果能夠拿出來共享,又環保,又可以賺少少租金,你說多好! 一把廿元卅塊的士巴拿,我自問與其上網尋找肯共享的朋友,倒不如快快脆落街買一把吧!價錢太便宜的東西,共享的價值並不高,因為去租借或放租所需的時間和心血,與得益不成正比;正如一般人會否因為兩個街口外的超市罐汽水平兩毫而行多5分鐘呢?至於萬萬聲的名牌手袋,莫說是租給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就算是朋友,不是很熟很熟的你都未必肯借啦!每一個都是心肝寶貝呢!當然,你可以話:有租金收番喎!不過,如果租借那位有意無意倒了杯茶落個袋,又或者弄花了,點算?「特別版來的,現在有錢到買不了,你怎樣賠給我!」搞這樣的一個共享平台,除非你可以為這樣一個袋買保險,否則做中間人的風險極大。你看 Uber 最重視的,不是平台上有多少架靚車出租,而是要買一份為全世界所有經 Uber 營運的汽車都覆蓋的保險!否則有甚麼事,不論是法律上或金錢上,多多都不夠賠! 還有一點是,一個共享讓大家家中雜物的平台,實際上可以「成交」的量有多少?如果在香港搞得起,可以將這個模式面向世界,發大來搞嗎?最慘是做得高不成低不就,做又無乜增長前景,摺埋又覺得好浪費,到時就真的只能大嗌兩聲「雞肋!雞肋!」 小弟當然認為共享經濟有著無限的商機,不過首先是要尋找到一些值得共享的東西。衣食住行四大範疇中,「住」和「行」是比較高消費的活動,但同時間都已經有很強的經營者,還有突圍的空間嗎?在「衣」和「食」又有沒有商機呢?現今的大趨勢是越來越多人選擇做 freelance 而不去打死一世工,在這方面又有沒有人才共享的發展機會呢?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共享經濟的二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