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少冰綠島不綠之旅 (十七):人在途上北極光呀!

由於之前的北歐之旅已經有幸見到了北極光,所以這次來到 Greenland 和冰島,沒有好想好想好想、一定一定一定要見到北極光的心態。 「好寸喎你!」 係吖,我認!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有機會見多一次的話,我當然亦不介意啦! 正如之前講過,這兩個國家的天氣是變幻無常的。我們第一天到埗 Greenland 當日,天氣不知有幾好,晚上雲都無多片,第二日一起參加 day tour 的兩個朋友仔用傻瓜機都拍到北極光。不過可惜我們當天第一日來到舟車勞動,太累了,回到酒店倒頭就睡,錯過了! 之後我們專程問了酒店老闆娘,她說這個季節晚上十一至十二時左右就最有機會看到北極光!可惜在 Greenland 的日子天氣都不是很好,每天的天空都是佈滿了雲層,跟北極光無緣了。 即使是之後在冰島,我們查看天氣預報,北極光的強度不算弱,但天氣卻不怎麼好,日日的預報都是多雲,就算有幾強的北極光都無用啦! 就是懷著這種不抱希望的心情,我們開始這次旅程最長的 road trip,由 Reykjavik 一口氣開車到北部的 Akureyri,全程最少要揸5小時。 開了個多小時在中途吃了個晚餐之後我們繼續上路,這時天空的密雲漸漸起變化,西方那邊出了缺口,一絲絲微弱的綠光若隱若現。車箱裡的另外四人在興高采烈地討論那是不是北極光,難為我正在以超過100km的時速想盡快送大家到目的地,只能光聽著他們討論,不能轉個頭去偷望。再開了大概半小時,這時大家開始認真認為那股北極光越來越強,強到我們應該要落車拿相機拍。於是我立即找了個路邊的避車處停下來,眾人齊齊拿出架生,在荒山野「路」中受著寒風擺好了腳架,搞好部單反,插埋條快門線,一邊按著快門將眼前一刻攝下來,一邊用我們的眼睛感受著天空中這些由外太空探訪地球的客人留下一條條綠色的軌道。   這一次的北極光,比我印象中在北歐看到那次還要強。當雲散得較多的時候,漫天遍野都是一遍淡淡的綠色在跳舞,偶而配上微弱的紫色作陪襯。望著眼前一幕,真的不能不再次讚嘆大自然的奇妙之處! 在公路上看北極光,隨了無處遮風要硬食之外,還會遇上路過的車輛,他們的車頭燈一照,你那張暴光一分鐘的北極光照就報廢了。不過這不是最惡劣的:最惡劣是當那些運貨的大貨車經過,個車軚都已經高過你個人!它們通常配備了超強車頭燈,刺眼到爆!還有當它們全速在我們的主要身邊經過時,那一股氣流平日開著車都飄一飄,這時候站在車外就更怕被它一下子吹走! 看了不知多少時間,天上那股綠色漸漸消散,似乎這次的跳舞表現已到尾聲。我們收拾細軟,跳上車準備繼續趕路到 Akureyri。臨開車時望一望手錶 — 12:30am。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jailbreakplato

Read More 冰島少冰綠島不綠之旅 (十七):人在途上北極光呀!

極凍極光之旅之 (八):要看北極光就要狠心走北點

自從我們在 Abisko 的第一晚就看得到北極光,大家鬆一口氣,因為用了咁多錢總算沒有白費!而且不其然的變得有點囂,覺得「原來都唔係好難睇得到啫~~」,早知不用預留八、九天在北極圈內捕北極光啦!心諗睇到第五、六天時隨時睇到悶!! 世事又何來咁簡單! 在 Abisko 的第二天,就已經因為天氣不佳,整天都積著厚厚的雲層,連星星都看不到,更何況是北極光!不過我們都不以為然,心想之後的日子天氣好了又會看得到,還一心想會否有機會見到北極光之王「極光崩離」! 之後我們在瑞典的 Kiruna、芬蘭的 Rovaniemi 等地方前後逗留了五晚,晚上參加了好幾個團到郊外等北極光,結果除了在 Kiruna 的第一晚,在結了冰的湖邊看到不太強的北極光外,其他日子丁點兒都看不到!是丁點兒都看不到!!!白白食了好幾晚西北風! 起初我們天真的以為只要天晴氣朗就見得到北極光,但食了幾天白果後我們就知道這是太低估了北極光了!加上沿圖聽了幾個看北極光的「悽慘」故事: 1)一個新加坡人2年前來到 Abisko,逗留了整整兩星期,兩星期都看不到北極光。今年決定再來兩星期搏一搏; 2)一個台灣人已經連續7年、年年到 Rovaniemi 看北極光,7年來都看~~不~~ 到~~ ,今年3月尾將再來第8年。 我們終於明白能夠在第一晚就看得見北極光是一件何其何其幸運的事!簡直應該要齋戒三日,再劏雞還神!如果我們好像那個新加坡人或者台灣人那樣,肯定全程感到灰到無朋友! 經過這個由輕視到深深明白看北極光的難能之處的心路歷程,我以過來人身份對有興趣將來去看北極光的朋友有以下忠告。 由於北極光是太陽粒子撞向大氣層時產生,所以它的出現是十分地區性。起初我以為只要當晚有太陽粒子撞向大氣層,身處在北極圈內就可以像看到星星般見到北極光,但其實不是!星星是在離開地球很遠很遠的宇宙之中,所以全地球看到的都是一樣;但北極光只是出現在離地最多3000公里的大氣層,北極光的「地域性」應該更似天空中的雲 — 你在香港和廣州看到的雲已經是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決心要看到北極光,我勸你索性狠心點,要去就去到最北的城市看!如果我們可以再策劃一次,我想我們會選擇在 Abisko 多留幾天,因為有好幾天我們在網上見到 Abisko 是看到北極光的,但我們身處較南的 Kiruna、Rovaniemi 卻真的一點都看不到,就算用相機曝光曝足一分鐘都還是沒有!結果每次用了成千元參加這些看北極光團換來只是幾條香腸、一杯咖啡和吃不盡的西北風!多浪費!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八):要看北極光就要狠心走北點

極凍極光之旅之 (七):北極光呀!!!

上回講到我差點兒凍死吊車上,千盼萬盼終於被「吊」到上山頂的 Abisko Sky Station,一落吊車立即衝入旁邊的木屋裡。經過5分鐘的 defrost,我終於回魂過來!要把握時間出去捕北極光!! 在我回魂之時,談虫和鄧雞早已經衝了出去。我出了木屋,見旁邊的山坡已經是人頭湧湧,但因為大家都為了看北極光將燈光減至最低,所以見到的只是一個又一個黑影。那個累積了大半年雪的山坡其實都幾斜,四周都沒有圍欄,如果有人失足一冼其實真的可以直線碌~~~ 下去,都幾危險。我和 EC 摸黑一仆一碌地,憑著只有我們四人才聽得懂的暗號 — aka 廣東話 — 終於找到談虫和鄧雞。 我抬頭向山的右方望去,見到在漆黑中帶藍的天空中,鋪了一層綠色的紗,淡淡的,若隱若現。 莫非,這就是北極光? 這真的是北極光?! 嘩!我們咁好彩,第一晚上山就已經見到北極光!!! 我立即從袋裡將相機拿出,手指冒著寒風 set 腳架… 這時候你就明白為什麼我之前話要事先好好摸熟部相機,因為你要摸黑將腳架和相機 set 好,最多用頭上的頭燈稍稍照一照。搞好後事不宜遲,立即開始影北極光!我知道要開大光圈和較無限遠焦距,但不知道應該用多長的曝光時間才是最完美,唯有不斷試,30秒… 45秒… 50秒… 1分鐘…… 天空上的北極光時強時弱,而且範圍亦不斷變遷,所以每影一張可能又要轉一轉相機瞄著的方向。 我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我想我拍了大概十多二十張吧!談虫和鄧雞已經覺得太凍要回木屋取暖。我就想爭取時間多拍幾張,因為之前拍到的,有些因為太黑我望不清楚拍的方向,結果或太高或太低、或太左或太右;有些因為摸黑當中一些 setting 搞錯了;又有些剛好有人在前頭行過、或者有人用紅色頭燈閃過以令我的照片多了一遍紅色,都不能用。所以真正可以收貨的照片其實不多。只不過暴露在這零下廿、三十度的室外真的唔講得笑,談虫和鄧雞回木屋後不久我也支撐不住要入屋再次 defrost 自己了,defrost 完再衝出去拍了一會,時間已經差不多,要準備坐吊車下山了。 回到山下,我們由吊車站走回我們住的小屋,沿途都隱隱約約見到天上的綠光。就在我們行了十多分鐘剛到小屋的門口時,OH MY GOD!!!不得了,漫天都是北‧極‧光!!!仍不算是十分強,不過這時的北極光覆蓋面比山上見到的還要大!大家都覺得很興奮,立刻拿出家生,就在小屋前的馬路追著那遍北極光影呀影。這次的北極光時而由左至右佈滿你整個眼簾,而且有更多強烈的動態;時而有一點像流星般突然往下飛,留下一條長長的尾巴;最漂亮的一下,亦剛讓我好好彩拍到的是,那遍北極光剛好形成了一個反轉了的「C」字,Amazing~~~ 第一晚就見到北極光,勁開心!個 trip 已經是值回票價,YEAH!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七):北極光呀!!!

極凍極光之旅之 (五):看極光的準備

北極光,Northern Light,又稱 Aurora,是當太陽粒子撞向北極的磁場時,能量釋放之時所產生的燦爛光采。北極光主要是綠色和紅色的:綠色是當氧氣 (oxygen) 被太陽粒子撞擊時產生,而紅色則是當氮氣 (nitrogen) 被太陽粒子撞擊時產生,而綠色又比紅色常見。 話明是「北極」光,當然就要走得很北的地方才看得見,基本上你不進入北極圈之內都唔駛旨意睇得到!你也可以去地球的最南端看南極光,但北極圈內的國家遠比南極圈內多。 北極光其實都幾微弱,大白天一定看不到,而北歐夏天最著名就是子夜太陽,差不多沒有日落,所以雖然夏天天氣好一點又溫暖點,但不是看北極光的好日子。相反北歐的冬天日日天昏地暗,最寒冷的日子可以說 24小時當中每一分鐘都有機會看到北極光!不過凍到嘔茄呢,-30°C、-40°C時叫你站出去一邊吃西北風一邊看北極光,幾靚都無 mood 睇啦!所以最理想看北極光的時間應該是3、4月,當天氣開始轉暖 (但都仍然是-10°C、-20°C!) 而日照時間還不是很長的時間。 擇好了「地利」,還要看「天時」。原來太陽粒子是有一個11年的週期,而剛好 2012 年是週期的高峰,所以去年或今年都會有比較上算的機會看得到北極光。不過除了大週期,還要看看你的彩數,去到北極圈的那幾天,太陽粒子的強度如何、會否剛好有太陽風暴 (有就正啦!) 等等。想知道北極光的強度,可以上網查,這是其中一個我們用的網站。 http://www.gi.alaska.edu/AuroraForecast/Europe 另外還有很多不同的網站有北極光強度的資料,你可以上 google 慢慢找。 當然還有最基本的 — 天氣是陰是晴有無打風落雪,這些都是事前無得計的。假如你早早訂好機票酒店,但是去到的那幾天日日陰天落雪的話,你只有問蒼天一句:「睇北極光先來落雪,唔通連個天… 都唔鍾意我?!」 如果你只是一心去看北極光,當然就只需要帶你的一雙眼去。但如果你想影番幾張靚相珍藏兼放上 facebook 威吓的話,就不是隨便帶部單反去就可以影到咁簡單。 首先,因為北極光微弱,所以常常要用足足一分鐘甚至更多的極長曝光才拍得到,腳架是最基本的家生,最好買有 ball head 的,方便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扭動。你的相機最好有 bulb mode,即是只要你按實 (係按實,不是按一按就可以) 拍攝掣,你想曝光多久就有多久。如果無 bulb mode 的話,都應該可以至少曝光30秒。另外如果要你用隻大姆指在 -20°C 的室外按足一分鐘,不單止隻手指可能變雪條,亦很容易中途會搖晃到部相機,影響照片的質素。所以最好再買條 shutter 線,「遙遠」控制個拍攝掣,就不怕郁到部相機。我今次旅行前去鴨寮街買,盛惠 30 大元,很抵玩。 鏡頭方面,光圈越大越好,方便「吸光」,可以減低曝光時間。拍攝時,因為四周圍漆黑一片,相機的自動對焦是對不到焦的,一定要改用手動對焦。拍天空嘛,焦距當然是無限遠。 由於天氣極凍,相機電池裡的化學物可能會凍到失效,比平日快無電,所以一定要帶「士啤」電。記得記得不要吝惜買雜嘜牌,用了幾萬元去睇去影北極光,最後因為一塊雜嘜電開不著機影不到,就認真喊都無謂!另外,因為室外超凍而室內超暖,一出一入溫差可以有30、40度,部相機很容易會由超凍入超暖時有霧氣和倒汗水,一定要留意。最後,可以另外帶備頭燈,讓你在漆黑中捕北極光時,如有需要有「不時之光」。 而我覺得最最最重要的是:去之前先落手落腳試用各樣功能,光知道理論去到現場一定有一些甩漏。天寒地凍,冒著風雪時,你最不想做的就是去研究部相機點用!再不幸點的話,可能當你終於搞掂你部相機之時,北極光已經是一閃即逝…… OK,準備好未?出發!!!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之 (五):看極光的準備

極凍極光之旅 (序):想看北極光好多年了~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都很想很想去看一遍北極光,原因很簡單…… 一套日劇,Last Christmas。 我很記得是 2004 年尾的事,因為當時是我在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雖然都有點忙,但做過大學生的都知道,通常「忙」,是因為我們要分配大量時間「兼顧」功課以外的事情。在香港上大學的,大多是忙於上莊;在美國讀書的我,無莊上,但就忙於打波、打牌、搞家頭細務、煲劇等等…… 而我事隔多年我還這麼肯定是 2004年尾,是因為我好記得當時在我畢業回港前,套劇剛好播到尾二一集,搞到我要回到香港才睇到最後的大結局! 當年正直日劇當紅的年代,韓劇之風才剛剛吹起。Last Christmas 由當時得令的織田裕二 (跳躍大搜查線!) 和矢田亞希子 (白色巨塔、我的生存之道) 擔正,今日再看它的卡士,原來還有當時還只算是乳臭未乾的玉木宏 (交響情人夢) 做配角! 具體故事內容我真的不太記得,我只記得矢田亞希子又是有那些不知道醫唔醫得好的絕症,搞到與織田裕二的戀情一直是兜兜轉轉,兜足十一集。而一直在生死邊緣搏鬥的矢田亞希子的最大願望,就是可以去一次「イエローナイフ」— 即是加拿大的 Yelloknife — 看北極光。 Somehow 這個「去看北極光」的印象就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裡,成為其中一個我這一生人點都想去看一次的旅行景點。 適逢當年一起去秘魯的談虫和鄧雞原來在計劃今年去北歐看北極光,於是我就和 EC 一起拍住去!  

Read More 極凍極光之旅 (序):想看北極光好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