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2010年,我記得當時好像是看到報導,也忘了是說一位女生是詹瑞文的高足還是被喻為「女版詹瑞文」,一個人做一套叫「29+1」的獨腳戲,而且已經是第6次重演,應該不會是伏!就決定買票去看,認識了彭秀慧。我想,其實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那年正好是我將會踏入自己的29+1,所以對這題材更有共鳴,推使我去看這個劇。當天看完後沒有很深的感受,大概只是覺得劇是蠻好看的,橋段的細節位都也很貼地;這個姓彭的女生演出有點誇張但都不錯,而且一個人演起這麼多幕很厲害!到了今天我已經過了29+1的年代很久了,看29+1的電影版時,很多橋段看到了就想起在舞台劇的演出,例如一開始講女士上班前在「不願上班的心情下」的種種準備,還有結婚派帖不要派餅卡改派面膜的提議。大概電影版不再有獨腳戲的局限,加上出盡人情牌找客串,整個故事看起來立體很多。雖然這幾年萬幸我沒有經歷很多事情,但今天再看29+1一遍,感受卻深得多,好像看到過去7年由我決定離開銀行界後經歷過的一些心路歷程,又或者是一些我心裏面已知道將來一定會遇到的悲歡離合。望著今天辦公室裡年輕的一群,我也會想你們的29+1將會是怎樣呢? 片尾出字幕時,播出一些29+1的舞台劇片段,向觀眾們分享了它的歷史。2005年,就是彭秀慧30歲的時候,29+1首次公演。當時的演出是在藝術中心的麥哥利小劇場 — 那是一個真的很小很小的劇場。一個充滿藝術理想的女生,踏入三字頭,毅然在那裏開始她的獨腳戲;一路走來,一步一步的踏上了演藝學院的台板,今天更有機會將她的創作搬上大螢幕。沒有看過舞台劇的人,可能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劇本,卻無法感受到劇本背後的真正故事。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是沒有看過29+1的舞台劇,你其實是不能完全感受到故事的真諦。 電影中主角林若君的老闆 Elaine 說,人生到30歲就是剛好一個 saturn cycle,所以三十歲時會開始有很多不同的轉變。這其實我有一點不認同,我覺得現代人 — 尤其是女性 — 大大的誇大了「30歲」這個關口。現代人一般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四五年後,就大概來到30歲吧。這時候叫做已賺了也儲了一些錢,心裡不再想每天營營役役上班下班,開始想生活中有一些追求、轉變。加上現代香港人對「三字頭」這三個字特別敏感,所以到29+1這年頭,「想轉變」的想法就特別容易湧出來了。亦很多人可能以踏入三字頭做藉口,扚起心肝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行起來。 人生苦短,做行動派其實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想當年我也是在這個時候作出了人生的決定 — 當然我的情況有點不同啦,當天並不是我放棄了我的工作,是我的公司放棄了它自己再連累我:如果當日公司沒有倒閉,可能我今天仍然是在 IFC 返工呢!也不能如現在每隔一些時候在這裡就寫一篇廢話給大家看;每天大概會像林若君般,早上起床就要行屍走肉地倒數著她不想上的班。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29+1

最近最討我厭的廣告

最近最討我厭的廣告,肯定是三色台的 myTV Super~~~。每晚不停的播完又播,播完又播,死唔斷氣,hard sell 都不得了! 首先,$780一個解碼器當真好不吸引。我知道,包12個月月費嘛;我亦知道,出面街其他平D的解碼器其實都是不太合法。不過,三色台他們推銷的手法就是煩!頂!我看了廣告都不想買! 其次,其實內裡的嵌,咪又係三色台的劇集,認真是驚喜欠奉。有時間我都睇《House of Cards》或者《太陽的後裔》啦!而且還去到個程度要硬銷n年前的粵語殘片!講真,這個年代仲有邊個有興趣睇馮寶寶和石修的童星演出?你想sell共鳴感都麻煩揀貼市一點呀!又講真,如果粵語殘片是有市場,就不會每晚到凌晨3、4點才播啦! 最難頂的是,要坤哥夾硬將他那首《陽光點的歌》的歌詞改成「I say 1…2…3…4,seven hundred eighty」連韻都唔押,想點?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最近最討我厭的廣告

圍棋隨想

最近講得鬧哄哄的話題就是圍棋界的「人機大戰」 – AlphaGo vs 李世乭。被譽為保圍「人類最後尊嚴」的圍棋高手李世乭沒想到一出場就落筆打三更,連輸三局,幸好第四局終摸到 AlphaGo 的弱點,追回一局,為大家拿回些面子。落筆之時正準備下第五局,希望李世乭能夠再下一成! 你可能以為我這次又是要講做 startup 的東西,非也非也!過去一年可當真是無寫過跟「投資」或「startup」無關的文章,慚愧慚愧!這次挑起我條根的是讀到 AlphaGo 在第二局時的表現。以下是《蘋果》的報導: 「這場被南韓傳媒稱為「人類與電腦的世紀之爭」的第二戰甫開局,執黑子先行的AlphaGo一如所料搶佔開局時的兵家必爭之地——星位,在棋盤右上角位置下了首步,李世乭亦於左下角星位落子迎擊。然而,AlphaGo考慮分半鐘後,第二步就放棄其他星位,改於其他位置落子,棋法罕見。 但AlphaGo的驚人創意又豈止於此。有專家棋手指,AlphaGo的下子起初往往似是錯步,後來才發現是精心部署的策略。就連負責電視直播解說的九段南韓棋手金成龍亦指AlphaGo的步法「標奇立異得令人驚訝」,更指縱觀中國、日本、南韓三國的1,500名專業棋士中,應無人如此下棋。」     這個錯步取勝的打法,立刻令我想起了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情節!本來只是少林小僧的虛竹,誤打誤撞在逍遙派掌門人無崖子所擺下的殘局下了錯子,卻反而破了這個殘局!無崖子更將七十年功力傳於虛竹,令他一夜間變成武林高手! 其實小弟最近正在J5台追看改編金庸另一作品的《神雕俠侶》。以前看這些改編劇,最怕就是編劇懶醒真的嘗試去「改編」結局,通常結果都是變成狗屁不通,慘不忍睹。近年來似乎大家都明白到這種做法是吃力不討好,費了神反而被人鬧,倒不如簡簡單單忠於原著。這次是2014年內地製作的版本,陳曉飾楊過,陳妍希飾小龍女。本來都沒怎麼留意,不過讀八卦新聞知道雙陳竟然戲假情真,做了現實版楊過小龍女,最近還放風好事近!陳曉我就不太認得,但陳妍希相信全香港的人都看過了那套令她突然爆紅的《那些年》。有些人覺得她樣子並不漂亮,不知何以可以如此一夜間紅起來;小弟就覺得她在《那些年》裡的形象確實是討好,加上一些運氣碰到了套好戲就紅起來了。 金庸的小說當中靚女何其多,但一直以來小龍女卻長久是大家心中的 No.1,因為她有真真正正的「仙氣」!所以要演活小龍女,靚是不夠的,還要夠「仙」!之前演過的陳玉蓮、李若彤、吳倩蓮等,想起就覺得她們會在大家眼前飄~~~過;陳妍希仙不仙見仁見智,但演出來那種冷淡、無知、「出世」的感覺我覺得還是OK的。而當我再次經電視重讀《神雕》,就越覺得它是我最喜愛的金庸作品。除了故事的主線圍繞著楊過比其他作品的多線發展來得清晰外,楊過與小龍女經歷過無數次離合終於可以走在一起確是令人感到額外憐愛,絕情谷十六年之約的情節更是妙到毫巔!據說金庸的小說起初是在報紙以連載方式刊登,之後才再整理成單行本及現在我們讀到的訂合本。金庸先生竟然可以這樣日復日地連載出十數本幾十萬字的小說,還要是劇情緊湊,百看不厭,小弟越讀越感到佩服得五體頭地!我還清楚記得當年老爸大力推薦我讀金庸的小說,還說你先看短篇、「無咁好睇」的《碧血劍》吧!當時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追小說追通宵,讀完一章又一章,每次都停不了手要繼續追看下去!現在已經再難找到這質素的武俠小說了。早幾年讀過了被稱為「女金庸」鄭丰的《神偷天下》,已經算很不錯,但還是難與金庸相比呢。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platosays

Read More 圍棋隨想

那些年,他們一起成過名的日子

最近被 Vivian 吸引著,去了看九把刀的新作《等一個人咖啡》。也因為這樣,回想起當日我也受感動了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又多得柯震東的吸毒新聞,也從新聞中讀到原來昨天 (19號) 是《那些年》公映的3週年。 房祖名北京藏毒 最高可判囚終身 【本報訊】內地嚴打毒害,但著名影星兼全國政協委員成龍的藝人兒子房祖名仍以身犯險。原名陳祖明的房祖名,前晚被傳與台灣當紅男星柯震東在北京涉毒被捕,消息震驚中港台。北京市公安局昨晚在微博證實,本月14日晚拘捕房、柯,二人尿檢呈大麻類陽性反應。其後警方在房祖名寓所搜出逾100克大麻,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將他刑事拘留,柯震東則因吸毒而被行政拘留。根據內地法例,藏毒50克或以上,最高刑罰可判終身監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40819/18837059) 《那些年》當年大賣,捧紅了兩個人。一個是在台灣影視圈捱了好幾年、當年都20有8的的「沈佳宜」陳妍希;一個是一出道第一部戲就是超級大賣的《那些年》、當年只是20歲乳臭未乾的小子「柯景騰」柯震東。 結果,乳臭未乾的小子受太年輕就成名所累,年少輕狂中了招。可惜呀可惜!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jailbreakplato

Read More 那些年,他們一起成過名的日子

Marseille & Coffee

最近香港娛樂圈兩單「醜聞」— 在殘廁唔知做乜的Cofee (林芊妤) 和艷舞照被擺上網的馬賽。 先講 Coffee 個單,她真的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爆她大鑊的是《頭條》,還全程拍了片,為《頭條》攞晒彩!結果《蘋果》為反擊選擇了「挫強扶弱」而不是「落井下石」,日日在娛樂版報導 Coffee 教瑜伽,「幫助」失業的她。她失去了三色台的爛 contract,可能其實不是損失。 至於馬賽就無咁好彩,全香港的報紙都出盡力插,翻埋舊賬大肆宣傳;全香港的男人就色迷迷等睇無「馬賽格」的艷舞片。你問我,我就同情馬賽多D啦。Coffee 在商場殘廁做d唔知乜,應該是犯法?! (我覺得無理由唔係但不肯定) 但無啦啦有人撐;馬賽在私人地方跳艷舞,無犯法之餘還被人出賣掟條片上網,情傷名譽又傷。除了三色台幫她開了個記招外,就被全香港恥笑她賤、蠢、抵死。你話她搶人女友,我又覺得感情事外人好難講,況且娛樂圈裡中做得出比搶人情人更賤更狗的人我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啦。 Well anywayz,祝她倆好運。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jailbreakplato

Read More Marseille & Coffee

港版半澤幾時會出現?

特稿:無綫隨時現山寨劇 日本銀行小主管打破傳統階級觀念,在會議上拍枱拍凳向上司怒吼「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燒滾了男人的血液,同時為日本TBS電視台創下42.2%收視紀錄。《半澤直樹》在當地引發社會現象,無綫亦趕緊買下版權,待完成配音等後期製作,便在收費台播出。姑勿論收視如何(要看的早看了吧),但按照無綫慣例,凡有外地劇掀起話題,一年後就有同類題材的山寨品面世,料《半》劇不會例外。費人深思的是,無綫能拍出《半》劇的味道嗎?它能擺脫陳腐的劇集方程式嗎? 《半》劇是男人戲,就算上戶彩飾演的半澤花也只是過鏡。假如無綫拍山寨版,肯定二話不說,在角色設定上先來個大執位,將半澤花的戲份加重,安排半澤直樹一條感情線,令兩夫婦感情亮紅燈,符合三角戀原則。然後,再安排索女取替部份男性角色,加插床戲、洗澡或強暴情節,最好有畸戀元素,再以此大肆宣傳。結局來個半澤越級挑戰當上總行行長,再攬着老婆大團圓,奸角則被嚴懲或被殺害。當然還可大條道理硬銷獲贊助的銀行,甚至用上一節時間以廣告雜誌形式為觀眾推介銀行服務。 肥皂劇夾硬拖長 並非有意詆毀無綫劇,但以上推測亦非無的放矢,無綫劇質素下滑是不爭事實。有人歸咎於無綫沿用肥皂劇(soap opera)製作方法,原本頂盡10集的劇情,夾硬拖長至40集來賺廣告收益。試想想若《衝上雲霄II》被剪成10集的話,可觀性大大提升也說不定。 無綫擁有一班實力演員,演技絕不比堺雅人、上戶彩等遜色。題材方面,不想照抄《半》劇融資案件的話,也可嘗試向股壇埋手,早前的洪良新股造假事件便夠借題發揮了。《半》劇的成功,將日劇積弱的頹勢一鋪逆轉。無綫,你做到嗎? 撰文:馮國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31003/18447365) 三色台喜歡將所有電視劇,20集都不夠,現在還再拉~~~長到40集,正正就是問題所在。不論你個題材有幾好,都講唔到40集啦!結果不加多幾條感情線、幾段三角戀、上一代留下來的隔代情仇 (!!!),點捱40集? 去年三色台一套《飛虎》,叫好叫座,就是因為得10多集,節奏明快。今年拍續集,又變成20多30集的標準劇,睇怕都凍過水… 其實,大家還記得當年的《壹號皇庭》嗎?捧紅了歐陽震華、陶大宇、宣萱、鄧萃雯等等,又有鄭秀文、王菲等,好好睇!不會比這些日劇遜色呀! 三色台,貪字 (40集) 得個貧!   Please come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jailbreakplato

Read More 港版半澤幾時會出現?

致青春

青春是晚晚ICQ \ MSN \ AIM到凌晨三點;今日你ICQ、MSN、AIM 的聯絡人一個一個下網,最後連你自己都不再 login 了。 青春是去 alumni event 時,個個望落都咁老餅;今日你驚覺旁邊那位師弟將會在 2016 年畢業,你呢? 2004 年的 graduate。 青春是日日打波都無有怕;今日當你打波時,身邊個個舊同學都要帶上護膝,而你自己亦要拉筋15分鐘才敢落場跑。 青春是 champagne 溝 vodka溝 black label溝 sake 都無問題!今日飲幾杯紅酒已經有點腳浮浮。 青春是大家的 facebook profile pic 都是跟男朋友、女朋友的合照;今日是一個個BB 的成長歷程紀錄片。 青春是見面講那一個阿Sir容易過骨、不計 attendance、功課不計分可以走堂;今日是講買樓買哪一區好住、校網好、升得快。 青春是晚飯過後,大家一起去等巴士、搭地鐵;今日是大伙兒是一道去停車場攞車。 青春是星期日晚都不理三七廿一打通宵麻雀,最多第二朝詐病 sick leave;今日是9點鐘已經嗌返屋企啦!因為小朋友夠鐘要瞓。 青春是一日飲三罐可樂都無有怕;今日飲杯凍檸茶少甜都怕肥怕三高。 青春是在學校跟同房兩個人住六、七十呎的房都已經好滿足;今日跟另一半住六、七百呎的單位都好像是差咁d。 青春是無憂無慮,凡事唔理前後左右,打死把就衝衝衝~~~ 今日是事事諗過度過,對每一個決定都躊躇不決、反覆思量,因為自問已經輸‧唔‧起。 青春是天地任我行;今日湊住個B連去日本都嫌遠。 青春是中學時見到想買的東西,捱杯麵,、啃麵包,甚至日日食少餐都在所不計;今日見到買不起的東西?算數啦…… (樓除外) 青春是追求理想的愛情;今日是追求穩定的愛情。 青春是你好想快點畢業出去賺好多好多錢自己洗;今日你好想好想可以回到以前讀書的時光。 青春是看《致青春》後想我畢業後一定不會變成這模樣;今日你看完套戲再看看自己… 唉……

Read More 致青春

《29+1》say goodbye

第一次看《29+1》,已經是它的六次方,是2010年。當天為什麼會選擇看這齣劇?去看一個當年我未有所聞叫「彭秀慧」(Kearen) 女生,還要是獨腳戲 — 即是如果一開場我已經覺得她唔掂的話就無彎轉! 很簡單,一齣可以 rerun 第六次的劇,差極有個泡!而且男生喜歡去看女生…… 做戲,天公地道呀! 說實話,在2013年4月18日我重新入場去看這個八次方最終回之前,它的內容我其實已經忘記了99%!我零碎的記憶只有:巴黎 (咁大手筆專程為套劇拍段片番來播?!)、劇後播出其他 29+1 的故事、好睇!有幾好睇?hm… 足夠令我買飛去看足她另外3套的獨腳戲囉!     一套為女生而寫的劇,由我這樣一個男生去 comment,好似唔多啱 feel… oh whatever…… 作為一個男人,30歲對我是…… 無感覺的。數字遊戲啫!有什麼好大驚小怪?!難道當你由29歲364日進入30歲時,身體會產生一個基因突變?! 上次睇《29+1》時,當天是第一次接觸「彭秀慧」,有點緊張 (um… 我意思是她不是我,哈哈),未摸清她的路線,一幕一幕的看,演出很生動很 fun 很精彩,我當時是抱著「棟篤笑」笑完就算的心態看,到今次翻看才留意到故事性原來是這麼強 (和套劇是這麼長…)《29+1》講的,不單單是一個女人踏入30歲時心理和生理上有什麼轉變,而是講一個人將要活到第30年,驀然回首,經歷過什麼呢?林若君、黃天樂的故事,不是最重要的 — 它只是幫你從你腦袋裡的各個抽屜,重新找出你可能已鎖起了一段日子、自己經歷過的點點滴滴。 暗戀、初戀、失戀、未戀、生離死別、唔想返工、怕老、怕被人笑老、笑 (恨) 班「死o靚妹」腦筍都未生埋…… 看著台上的演出,對於我這樣一個男生,我當然不會切身體會到女生每天為自己的容顏與跟時間搏鬥的激烈戰況,但我都深深感受男生「浪費」了多少時間等待女生「化完妝未呀?」的慘況;我不會每日帶條絲巾出街,但終於明白我女朋友夏天30幾度時仲要帶條絲巾出街原來她不是傻的 — 最起碼如果她是傻的,全香港有幾十萬30歲樓上的女生們一齊都是傻! 散場前 Kearen 問台下有多少位觀眾是第一次入場看《29+1》,我估有8成觀眾舉手!嘩!一套 rerun 到第八次的劇竟然仍然吸納了這麼多新血,我都有點 surprise!這不是電影續集,有新故事去吸引更多的觀眾;這是同一個劇本,由它的口碑吸引到8年後仍有一大班的新觀眾,我覺得是一件很 amazing 的事!還有散場時湧去買紀念品和等 Kearen 簽名的人龍長到呢…… 由這個角度看,現在為這個劇畫上休止符似乎是相當可惜,但我相信作為一個創作者,確實不能永遠「食老本」,去到某些階段,是時候要放棄原地踏步向前行。 林若君、黃天樂,2035年,《59+1》再見! PS: 我寫完睇番,其實我都唔知自己寫咗d乜… oh whatever,反正都寫咗,都照舊揼出街啦! PS2: 見到這個29+18 這個數字,忽發奇想,廿九加一的八次方,真的仍然是等於三十噢!…… Oh yes,我是讀 […]

Read More 《29+1》say goodbye

兩個希望

希望一:今晚的金像獎《寒戰》不要拿「最佳電影」 之前已經寫過,《寒戰》個劇情表面上好好睇,但你諗深一層全部都是拋出一堆無答案的情節,根本不能自圓其說!整套電影只是包裝華麗加宣傳做得好。如果一套情理不通的電影都可以是「最佳電影」的話,我對香港的電影界和電影人真係會好失望。 「讀到的影評都是讚《寒戰》節奏緊湊無冷場、題材新穎、演員做得好… 這些評價我都認同。如果我不帶個腦入戲院的話,我應該都會被洗腦話套戲好好睇。但當興奮過後,腎上線素減退,個人開始用番個大腦思考時,你會發覺《寒戰》「好睇」是因為戲裡有很多懸疑,一個接一個,好緊湊。但你行出戲院時,究竟有多少個是有答案的?」 寒戰 (含大量劇情!)   希望二:《神探高倫布》的結局不要是抄《Flowers for Algernon》! 簡單講,《Flowers for Algernon》是講輕度弱智 Charlie Gordon,因為做了一個實驗性的腦部手術而智商去到180!認真是白癡變天才!可惜最終成為天才的他第一個發現手術是有缺陷的,他變天才的日子只會短暫性而最後他亦變回跟以前一樣…… 本書好睇是因為它對 Charlie 由人人取笑的白癡變成無人跟得上的天才後,身心上所遇到的衝擊刻劃得非常深入和立體,還有當他自己發現那班「凡人」醫生拿他做白老鼠而且個手術只是表面成功,他將會由天才變回人人取笑的白癡時,那份矛盾和與時間競賽的徬徨、恐懼。總之是一本好書,勁推! 早兩天見到《神探高倫布》話戇戇居居的高大喜中子彈後突然變成 IQ 283 的高倫布 (IQ 283?!WTF…) ,不願將子彈拿出怕會打回原形。套劇過了20集後最終高倫布會否就是 Charlie Gordon — 子彈被拿出 (或者就算無被拿出都好) 而打回原形,做回一個戇居的高大喜呢?希望三色台抄橋都不要抄得咁足!

Read More 兩個希望

打住喊露睇《一代宗師》

「啊… 你睇咗《一代宗師》啦,好唔好睇呀?」 這一個問題,其他電影好易答,但用在王家衛的電影,永遠都是一個問號。 不如這樣做個比喻:周星馳的電影,好唔好睇呀?大家都見過一些死硬派粉絲可以將各套星爺電影的經典台詞朗朗上口背出來,但亦有人會話他的所謂「無厘頭」狗屁不通,簡直是不知所謂!王家衛的電影,有一班死硬派粉絲大呼是大師級 (多數是影評人,仲要係外國個隻),亦有人會話「都唔知佢拍乜!」(多數是普羅大眾) 或者,就是這些能製造這兩面極端反差評價的電影人,才有資格去被吹捧為「大師」!! OK,到我這個都幾喜歡看電影的小人物講:《一代宗師》是打住喊露的幾好睇。 咁即係點?!?! 有聽過或者睇過王大導拍的戲的朋友,應該知道他隨除了出名拍片慢之外,他的電影本身都好慢,所… 以… 入… 場.. .前.. .一… 定… 要… 做… 好… 心… 理… 準… 備… 套… 片… 的… 情… 節… 是… 很…… 慢……… 的………. 通常睇王大導電影還有另一個難題 — 睇唔明。這次拍葉問的故事,題材所限,只是慢,但一定睇得明!唔明的,都因為睇過「宇宙最強」的兩套葉問自己可以為劇情對號入座! 情節上,除了葉問頭一場雨中以一敵n的大戰 (即是梁朝偉在雨中定了格那張海報) 有點無厘頭之外,其他都十分正路:宮二向葉問挑機為父親報一戰之仇、馬三因為變節為日本仔賣命殺死師傅 (宮二的爸爸)、宮二不惜犧牲一切都要為父報仇等等。絕對睇得明啦! 不過,王大導當然會在其他方面保持著他一貫的風格:超多近鏡大頭、set n個鏡頭不同角度拍一場戲、接近完美的場景加上又朦又清的拍攝手法、極盡講究的道具與佈景 (包括茄哩啡) 等等。我曾經聽一個節目主持講笑的話,《一代宗師》要拍十年 (其實拍是只拍了三年,其他時間是王大導做資料搜集和演員們事前學功夫),因為拍一個雪景,拍了一天,王大導結果只肯收貨幾分鐘的片,第二天又可能無乜靈感停機不拍…… 搞搞吓雪季過了,拍唔晒,要等下年。到下年冬天,王大導發現個雪景變了樣,無辦法,去年的片唯有全部不要,又要由頭拍過…… =P 這是真還是吹水我唔知,不過有一樣就應該是真。 王大導的風格是很喜歡做特寫,所以從來只可以找來一班美人來做主角。梁朝偉、當年的哥哥張國榮當然是不二之選;章子怡可能未必個個鍾意,但無可否認她的輪廓確是美,化一個淡妝都可以拍大頭。還有就是因為連打的部份都要大特寫,加上王大導對武術的尊敬 (making of 講嘅),幾位主角很難用替身,自然要認認真真花幾年食夜粥學真打!所以他們各人都花了很長時間去正式的拜師,張震還愛上了八極拳,訓練有成參加全國比賽贏了個一等獎!可惜的是,張震雖然是海報上「四人幫」之一,但他的演出被剪剩兩場不太相干的戲,希望將來可以在傳說中的4小時 director’s cut 裡面睇番他被剪掉的戲份! 講了一大堆廢話,好似還未講到「打住喊露」和「幾好睇」!打住喊露是因為套戲真的去得好慢好… 慢…,所以雖然我無悶到瞓著,但都忍不住一邊睇一邊狂打喊露!同時間我又幾欣賞這電影不論在情節還是道具、佈景的鋪排 […]

Read More 打住喊露睇《一代宗師》